生命哲学

作品数:1884被引量:300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舒红跃李振纲钱志熙杨晓萍张泽鸿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渊明《形影神》生命哲学的三个维度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1期49-51,共3页苏燕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立项《中国文学家评传》(项目编号:KC202206098);黑龙江教育规划办“十三五”重点项目“基于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模式综合研究”(项目编号:GJB1320034)。
陶渊明的组诗《形影神》将生命体切分为形、影、神三个形象,通过“形赠影”“影答形”和“神释”三个环节的赠答与辩释,比较形象地阐释了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思想。为了深入理解陶渊明生命哲学思想的深刻意蕴,本文以《形影神》组诗为文本材...
关键词:陶渊明 《形影神》 生命哲学 
废名小说《浣衣母》的美学探究——飘逸脱俗的生命哲学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8期135-137,共3页舒艺娉 
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意义始终是学者们探索解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废名(冯文炳)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所作的作品中亦不乏值得我们析毫剖厘其中美学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废名是京派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是现代抒情乡土小说家中极具代表...
关键词:废名 冯文炳 《浣衣母》 美学 生命哲学 
《局外人》的生命哲学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10期80-82,共3页杜莉茹 王芳 
《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很难被常人所理解的“怪人”,他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可言,对任何事都毫不在乎,却又偏偏特别在意身体感受。而他身上的这种与众不同恰恰是加缪想传递给我们的一种属于荒诞人的生命哲学,在这种哲学中最突出...
关键词:加缪 《局外人》 生命哲学 
林语堂以快乐作为关键词的《红牡丹》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8期152-153,共2页廖静 
《红牡丹》作为林语堂先生最为香艳的一部小说,在创作背景方面有很多东西需要留意。在《红牡丹》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结构上表现为双姝的假象、一女多男的反传统视角,在思想意蕴上表现为反道德下的心灵的真实追求。通过对《红牡丹》的研究...
关键词:林语堂 红牡丹 快乐 生命哲学 
童心的守望——论金曾豪《凤凰的山谷》中“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4期86-87,共2页洪德志 
在作者金曾豪的精心构设下,小说从儿童本位的思想出发,去观察与描绘奇美的动物世界,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文中对动物世界的天真与单纯的展现,衬映出了人类中心生活方式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儿童本位的概念阐发、童心观照下的生...
关键词:《凤凰的山谷》 儿童本位 生命哲学 叙述话语 
生生融合——方东美的哲学与诗词初探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10期34-36,共3页马瑞州 
方东美生生之德的哲学理念实际是融合生命的哲学,在他的诗词中亦显其义。从其诗词不仅可以见到哲人的诗才与情怀,还可以发现生生之德跟生命美学的印证。因此本文撷取其片诗英华聊作探究,从生命哲学到诗词殿堂,从家国破碎到文化生命的承...
关键词:生生之德 融合 坚白精舍 生命哲学 情理 
“窃书”缘何“不算偷”?——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呓语”解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2期113-114,134,共3页宋杰 
鲁迅小说中的"呓语"现象既是作家生存体验、生命哲学的一个范畴,也是其文本意义潜性价值的体现方式。压抑场域下的无意识状态在小说文本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尴尬语境必然使得"呓语"呈现出某种逻辑悖论,它既主动参与对存在的书写,又本能地...
关键词:压抑场域“呓语”无意识符码 话语机制 生命哲学 
“复仇”的生命哲学——鲁迅《复仇(其二)》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2期30-31,共2页何文文 
《复仇(其二)》是鲁迅直接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而写就的一篇散文诗,它承载了鲁迅"复仇"的生命哲学,基督耶稣面对钉十字架时肉体上的痛苦导致他精神上的绝望,而精神上的绝望导致他对看客的复仇,而对看客的复仇则体现了...
关键词:《复仇(其二)》 复仇 生命哲学 
文艺是生命的言说——柏格森与郁达夫的小说理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5期113-115,共3页江冬梅 刘青 
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柏格森美学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郁达夫小说理论的建构拥有多种资源,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他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柏格森生命哲学与郁达夫的关系出发,认为郁达夫接受了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理论而确立了他的人生观,转化柏格森的艺术理论而建构了他的小说理论;柏格森重...
关键词:柏格森 生命哲学 郁达夫 小说理论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呓语”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8期124-125,共2页宋杰 李梅妍 
鲁迅小说中的"呓语"现象既是作家生存体验、生命哲学的一个范畴,也是其文本意义潜性价值的体现方式。压抑场域下的无意识状态在小说文本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尴尬语境,必然使得"呓语"呈现出某种逻辑悖论,它既主动参与对存在的书写,又本能地...
关键词:压抑场域 呓语 无意识符码 话语机制 生命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