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其二)》

作品数:30被引量: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龙永干赵磊陈龙斌朱崇科蒋永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暨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创新》《北方文学(中)》《中国比较文学》《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身体书写复仇——论鲁迅《复仇(其二)》对“耶稣受难”的重写
《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152-160,169,共10页褚潇白 
散文诗《复仇(其二)》改写了《福音书》中的耶稣受难叙事,由苦痛身体所言说的“复仇”以及“仇恨”与“悲悯”构成的两极化情感并峙,使这个文本充满多义性甚至歧义性。鲁迅笔下“人之子”的主体情感在受难过程中的悖反性与基督教殉教传...
关键词:鲁迅 《复仇(其二)》 人之子 身体 复仇 
鲁迅与麦绥莱勒创作之比较——以《复仇(其二)》和《一个人的受难》为例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4期94-103,共10页吴倩 
鲁迅、郁达夫、叶灵凤曾分别为麦绥莱勒的木刻作品《一个人的受难》《我的忏悔》《光明的追求》写序,且相互对应着作家各自的创作风格。《我的忏悔》传达出那个时代里知识分子斗争的无力与无法实现梦想的悲痛,犹如郁达夫《沉沦》里的“...
关键词:麦绥莱勒 《沉沦》 底层人民 叶灵凤 郁达夫 《复仇(其二)》 零余人 相互对应 
救赎与受难的生存悖论——《复仇(其二)》的内涵解读
《文化产业》2022年第17期80-82,共3页孙洁 
复仇是鲁迅的重要思想和主张。但如同鲁迅复杂矛盾的思想一样,其复仇观念也存在多重意蕴和深广内涵,《复仇(其二)》便是如此。通过对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解析和创作资料的搜集,综合前人的研究观点,发现鲁迅所谓的“复仇”与常规意义的“...
关键词:《复仇(其二)》 生存悖论 内涵解读 复仇者 常规意义 多重意蕴 复仇观念 拯救者 
浪漫新编与复仇路径:重读《复仇(其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孙士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但“复仇”并非《复仇(其二)》中的先行观念,而是在对前文本进行改写后,创造性生成的结果。在原型故事中“爱与牺牲”的主题同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相悖反的背后,隐藏着鲁迅对具有摩罗精神的拜伦式文...
关键词:浪漫主义 复仇主题 鲁迅 《复仇(其二)》 
“人之子”阿Q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10期4-5,共2页 王俊文(译) 
在众人的环视中被拉往刑场的阿Q的意识里,围观喝彩的人们的视线与狼的眼睛相重合,小说的这一结尾让我不寒而栗。同时,让我想起描述耶稣被钉杀在十字架的《复仇(其二)》篇末的一节: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
关键词:《复仇(其二)》 阿Q 耶稣 十字架 上帝 以色列 
论鲁迅《野草》中的悖论艺术
《上海鲁迅研究》2019年第2期86-100,共15页张艺斐 
如果把鲁迅的杂文看作讨伐黑暗社会的"投枪",把鲁迅的小说比作直指国民性的"匕首",那么,散文诗《野草》就是鲁迅剖析自己矛盾复杂内心世界的"铡刀"。20世纪20年代初期,军阀混战,乱象不堪,政权岌岌可危,鲁迅深感社会的黑暗、混乱与绝望...
关键词:《野草》 《复仇(其二)》 
重读《复仇(其二)》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3期35-35,37,共2页王静 
鲁迅借助耶稣“自愿”被钉十字架事件作为象征意象,从通过耶稣与以色列人对立、耶稣精神与肉体的对立,向我们表现出耶稣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人之子”被钉杀的过程中,虚无的耶稣形象在悲悯与诅咒中树立起来,来源于人民但又超脱现实。
关键词:悲悯 诅咒 人之子 
关联对读与经典发掘——从《马可福音》到《复仇(其二)》的深层考察被引量:4
《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4期125-144,共20页蒋永国 
《马可福音》和鲁迅《复仇(其二)》的关系研究成果众多,但在平等对读中对二者进行的深层考察还待开拓。因此,有必要回归官话和合本《圣经》及其翻译蓝本,厘清《马可福音》与《复仇(其二)》事实上的语言文字关系,客观呈现《马可福音》的...
关键词:《马可福音》 《复仇(其二)》 关联考察 人文回归 
向谁复仇,如何复仇?——重论鲁迅《复仇》《复仇(其二)》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146-150,共5页孙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文人交往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1860-1950)"(15CZW040)阶段性成果
周氏"兄弟失和"以后,《语丝》周刊创办,两人是最关键的筹划者、出资者和撰稿人,几乎每期都有署名文章。鲁迅从不参与《语丝》同人的聚会,从而避免与周作人相见的尴尬。被八道湾赶出带来的伤害和被围观带来的愤激,使他陷入极度的孤独和...
关键词:鲁迅 复仇 语丝 
《复仇(其二)》与耶稣的神人二性被引量:4
《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6期10-16,共7页刘云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B卷)"(12&ZD167)的阶段性成果
写于1927年的《复仇(其二)》,是鲁迅作品中颇为晦涩难解的一篇。该文以《圣经》中的耶稣受难故事为蓝本,以独特的角度、阴冷的笔调,书写了耶稣在被钉十字架时混合着"大欢喜和大悲悯"的复杂心情。传统的解释大多将之归于"借外国的...
关键词:《复仇(其二)》 耶稣 神人 鲁迅作品 历史故事 1927年 《圣经》 十字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