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

作品数:537被引量:52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国芬季海菊张洪春陈雪梅高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研究被引量:2
《传承》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洪梅 杨观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创新性发展研究”(19BKS051)。
“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建设中坚的主体力量,应对其进行生态德育。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生态德育在实施过程、教学理念及其内容、优质师资队伍、学生自身生...
关键词:美丽中国 高校生态德育 生态道德观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路径被引量:7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42-347,共6页胡琦 厉嘉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DJ007);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0151)。
生态德育立足生态伦理学基本理论,关注人的本真存在和现实发展需求,以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核心目标,将德育放置于超越人际关系、追求人类永续发展的价值基座之上,是德育发展的新境界和新趋势。高校德育要坚持把握科学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生态德育 德育生态化 生态文明 高校德育 价值 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德育实现路径探索被引量:2
《现代农业研究》2020年第3期10-11,共2页刘维军 王习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整体脱贫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号:17AKS010)。
生态文明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生态德育对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德育 路径探索 
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指导高校生态德育
《知识文库》2015年第22期7-8,共2页邸春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生态意识的培育与践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形成了全球生态危机。在时代呼唤生态文明的今天,我国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为顺应时代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大学生人格,把生态德育作为重点纳入...
关键词:实践观 全球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 大学生人格 经济工业化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 教育内容 未来人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生态德育”及其嵌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初探被引量:9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4期129-131,共3页张洪春 
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GUTDJA001);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11XKS010)
从主体维度而言,生态危机表现为人的异化而导致对自然任意支配和掠夺,确立人对自然的实践理性即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是根本途径。生态德育根本旨趣是推动人形成保护生态的实践理性,高校是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场域,通过强化生态德育...
关键词:生态德育 高校 嵌入课堂 实践策略 
面向自然的人之道德理性——生态德育的核心命题及其向度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5-150,共6页张洪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XSK010)阶段成果
生态文明理论之提出和构建成为全球理论界聚焦点,标志着人类历史将要迈入生态时代,只有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成实践力量,生态德育作为新德育观成为生态文明实践和实现之重要环节和内在理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哲学辨明基础上,指认生态德育...
关键词:生态德育 道德理性 核心命题 实践生成 
人向自然生成:生态德育的理论价值向度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53-55,共3页张洪春 
桂林理工大学201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编号:GUTDJB05);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编号:11XSK010)
生态德育实质是生态道德教育,意在促进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构建;当代生态德育建基于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理论上,具有很大的理论局限性,因而只能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理论,促使人向自然生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态德育 人向自然生成 价值向度 
生态德育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性品格
《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张洪春 
桂林理工大学201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号GUTDJB05);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1XSK010)
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生态德育以培养具有生态智慧、生态情感和生态能力的道德主体为理论目标,基本内容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教育、生态规范教育和人际关爱教育,实践性品格是其本质特征。生态德育研究具有理论与...
关键词:生态德育 理论目标 理论内容 实践性品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