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史观

作品数:63被引量:1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俞孔坚陈杰卞崇道李盈朱月娇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明史演进的探讨价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5-133,共9页吴乌云格日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潮研究”(22AZX002)。
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开创了用生态学理论对历史文明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其文明的生态史观渗透于试图突破日本传统史学成说、尝试构筑文明发展生态过程、自觉关注生态环境社会福祉、试图阐明平行发展论日本观等层面,揭示人类文...
关键词:梅棹忠夫 生态史观 生态学理论 平行发展论 自然因素 
文明的生态交互与自觉:彭树智先生的生态史观
《中东研究》2023年第2期12-27,306,共17页张宏宇 马丽萍 
彭树智先生的“文明交往论”体现了一种“文明交往的生态史观”,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交往是所有文明的历史进程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实现文明自觉、达成天人和谐的途径。“文明交往的生态史观”能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彭树智 “文明交往论” 生态史观 环境史 
[日]川胜平太:《文明的海洋史观》被引量:1
《海交史研究》2022年第1期112-116,共5页袁凯琳 
川胜平太(かわかつへいた)一直以来强调海洋史观,文明史、海洋史及海洋亚洲是本书的关键词,相较于长期以陆地为主体的叙述,贯穿此书的海洋史观则将日本与欧洲产生近代新文明归于“作为对来自海洋亚洲冲击的一种反应”。与通常认为近代...
关键词:生态史观 古罗马帝国 年鉴学派 线性过程 江户 京都学派 沃勒斯坦 日本近世 
从历史观看国产历史正剧的几个重要发展节点被引量:1
《中国电视》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李胜利 
从历史观角度看国产历史正剧的发展,《努尔哈赤》《雍正王朝》《孝庄秘史》《大明王朝1566》是其中的四个重要节点,前三者分别代表着辩证派、歌颂派、"第三种路线"三种不同的历史观,《雍正王朝》与《大明王朝1566》则串起了歌颂派创作...
关键词:辩证派 歌颂派 “第三种路线” 大历史观 生态史观 
从《楮记室》所录“本朝”异闻管见《西游记》的创作生态被引量:1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59-66,共8页李春光 
湖北师范大学2019年人才引进项目“小说史观的基本维度研究”(HS2020RC013)。
《西游记》故事来源的研究,以对前代文化积累性濡养的研究较为主流,对吴承恩所处时代说部文化小传统与《西游记》关系的研究基本上付诸阙如。在明代中后期说部文风巨变的文体学背景之下,大量杂体笔记小说、小说集的出现,同样给《西游记...
关键词:《西游记》 《楮记室》 渊源研究 生态史观 
在高校推广环境史课程教学的意义和路径的思考被引量:3
《鄱阳湖学刊》2021年第3期105-111,128,共8页滕海键 
辽宁大学第六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关于在高校中设置和推广环境史教学之必要性及相关问题研究”(JG2016YB0067);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资助项目(XLYC1804020)。
环境史不但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也是一个新的教学门类。目前在中国开设环境史课程的高校不多,未能与环境史学术研究的进展同步,也不能满足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对历史知识与智慧的需要。当下对在高校开展和推广环境史课程教学的...
关键词:环境史 环境史教学 生态史观 
环境史:历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79-189,共11页滕海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区域环境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8ZDA174);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资助项目“近代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环境代价与社会应对研究——以中国与美国为考察对象”(XLYC1804020)。
环境史学的兴起以生态危机为背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当下中国的生态思想有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和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等三大源流。历史研究的生态取向就是将生态学的概念和范畴、观念和意识、...
关键词:环境史 生命共同体 生态理念 生态史观 
树与水的对话:早期美国环境史的边疆史脉络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9期120-134,共15页刘士永 刘拯华 
许多学者回顾美国环境史起源时,认为1970年代的环境保护主义及社会运动与之关系密切。但多本早期美国环境史的重要著作,显示出对西部边疆或英格兰殖民史的高度关注。文章由史学史的角度入手,透过环境史经典作品的解析,试图厘清美国边疆...
关键词:美国环境史 美国边疆史 史学方法 荒野 生态史观 
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实践初探
《神州》2020年第15期109-109,共1页李莹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指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
关键词:生态史观 生态文明教育 良性循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 伦理生态 人与社会和谐 教学中的应用 人与自然 
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明史演进的生态维度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12期104-109,共6页吴乌云格日乐 包庆德 
内蒙古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与内蒙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2018ZGH005)
梅棹忠夫1957年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以此构筑"比较文明学序说",并立足于"机能论"立场对世界历史理论进行生态史观审度。"文明的生态史观"在我国学界的研究并不尽人意,大多将其较为简单归结到地理环境决定论草草了事。在深...
关键词:梅棹忠夫 文明的生态史观 比较文明 自然要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