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重庆文理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拙、重、大:王德嘉书法的审美与风格
《四川戏剧》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刘春梅 
2023年重庆市教研教改重点项目——“双万计划”引领下“主题性”写生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32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窟艺术典型。据统计,重庆大足石刻铭文有十万多字。其中,王德嘉的书法具有时代性与典型意义。王德嘉书法现存十种左右,书体涉及篆、隶、楷、行书。从风格而言,...
关键词:王德嘉 大足石刻 拙重大 晚清书法 馆阁体 
大足石刻孝文化图像探究
《美术》2021年第8期138-139,共2页胡南 苟双晓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研究”(编号:16SKHGH164)的研究成果。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虽有孝行却没有孝道观念与相关理论,佛教的孝文化是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完善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佛教积极吸收了儒家孝道的思想,但由于哲学理念的不同,中国佛教孝道文化与儒家的孝道文化在孝的内容、行孝的方...
关键词:大足石刻 孝道文化 孝道观念 哲学理念 儒家孝道 行孝 文化的传播 佛教 
从石窟造像谈舞蹈创作启发——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
《戏剧之家》2021年第6期87-88,共2页陈亚芳 
重庆市社会规划科学项目“重庆大足石刻造像中唐宋舞蹈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YBYS156。
舞蹈不仅是肢体语言的表达,更是情感抒发、连接灵魂的重要媒介。舞蹈源于生活,生活亦影响舞蹈,舞蹈与生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想创作有深度的舞蹈,必须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并将其塑造成艺术形象,进行呈现。自宗教引入人们生活后,同样...
关键词:舞蹈创作 石窟艺术 大足石刻 唐宋舞蹈 
回向与流响:大足石刻造像中宋代舞蹈风貌考辨被引量:1
《艺术评鉴》2020年第22期67-69,共3页陈亚芳 
重庆市社会规划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9YBYS156。
大足石刻为唐宋时期所凿造,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展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儒、佛、道三教合一之汇聚地,是世界上罕见的石窟密宗道场。大足石刻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唐末...
关键词:回向 流响 大足石刻 宋代 舞蹈风貌 
大足石刻飞天造像中唐代舞蹈形态研究
《黄河之声》2020年第18期116-117,共2页陈亚芳 
重庆市社会规划科学项目《重庆大足石刻造像中唐宋舞蹈考察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BYS156)。
在巴蜀文化这片沃土上,大足石刻无时无刻不在俱收并蓄、推陈出新,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本文通过飞天造像的艺术特征,探究唐代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及风貌,确立...
关键词:大足石刻 飞天造像 唐代 舞蹈 
大足石刻飞天造型与形象探讨
《参花(上)》2020年第9期110-111,共2页汪琳琳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大足石刻造像中唐宋舞蹈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YBYS156)的研究成果。
本文简要介绍飞天文化背景:文化起源、形象演变,并且探讨大足石刻飞天造型与形象:形象统计、形象分析、对比分析,全面解析大足石刻飞天所具有的文化艺术效果。
关键词:大足石刻 工艺 飞天造型 
从石窟造像中探寻唐代舞蹈风貌——以大足石刻为例
《当代音乐》2020年第8期138-139,共2页陈亚芳 
重庆市社会规划科学项目(2019YBYS156)。
大足石刻凿造于晚唐时期,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唐末中国北方石窟慢慢褪去历史的光辉走向衰落之际,在长江流域的大足,雕刻家们却仍在挥锤凿石,以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胸襟,创...
关键词:大足石刻 唐代乐舞 宗教 艺术形态 
大足石刻国际研究文献综述
《收藏界》2019年第6期79-82,共4页姜璐 
大足石刻国际相关研究现状曾经有学者提出过大足学的这样一个以大足石刻遗址为主体,结合相关文物、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古勘察,综合性的发掘、研究、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大足石刻及其相关文化遗产的学科构想,其中的研究范围也辐射到了西南...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刻造像 文献资料 学科构想 敦煌学 文化遗产 相关文物 大足学 
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内涵及研究思路分析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9年第9期00037-00037,共1页苟双晓 
大足石刻造像中的优良道德文化可以细分为:“孝道”“和 谐”以及“底线”三个大的主干,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所提倡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和谐、法制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交融性。文章最后提出了从学理研究、应用研究、创...
关键词:大足石刻 优良道德 文化内涵 
生态翻译视阈下世界文化遗产译介——以大足石刻为例被引量:6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01-506,共6页覃海晶 王东 
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SKM12);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17SKG175)
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译介为例,立足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运用"综观整合"的方法,从"译者中心""多维整合"和"译有所为"的角度来探讨世界文化遗产译介中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大足石刻 生态翻译 世界文化遗产 译者中心 外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