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

作品数:4539被引量:14908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蒋学华何仲贵乔海灵代宗顺刘昌孝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制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高水飞蓟素生物利用度的制剂技术
《当代化工研究》2024年第23期155-157,共3页杨硕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普及化项目“龙江道地药材水飞蓟的本草考证及现代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YW2024-076)。
水飞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但水飞蓟素在水中溶解度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利用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磷脂复合物、纳米技术等制剂技术提高水飞蓟素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可增强其治疗作用。综述了提高水飞蓟素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水飞蓟素 生物利用度 溶解度 固体分散体技术 纳米制剂 
湿法研磨技术制备纳米制剂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魏其鹏 吴恒乾 布汝朋 王利利 王正平 韩军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线项目(2017ZX09201003-013);山东省泰山学者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19190201);山东省抗体药物协同创新中心开放项目(CIC-AD1828)资助。
随着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化学实体得以被发现,但这些新化学实体的研发进程常因其较差的水溶性而受限,这直接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近年来,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采用湿法研磨技术制备出更...
关键词:湿法介质研磨 难溶性药物 纳米制剂 生物利用度 质量评价 
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2024年第21期2703-2708,共6页江婷婷 汪云云 武香香 曾华辉 朱鑫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42102310525);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优势学科培育类)项目(No.222301420060)。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预防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黄体酮增溶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是其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来黄体酮增溶制剂技术的研究进...
关键词:黄体酮 制剂技术 溶解度 生物利用度 增溶技术 
兽用药物常用的助溶增效技术
《兽药市场指南》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
药物的水溶性是评估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溶解度是药物达到体内发挥药理作用浓度的限制因素,大多数药物(如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水溶性都比较差。水溶性差且吸收缓慢的药物能导致胃肠道粘膜受损、生物利用度低。水溶性也是新...
关键词:仿制药 生物利用度 胃肠道粘膜 兽用药物 难溶性药物 制剂工艺 增效技术 限制因素 
氟苯尼考原料药及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2024年第7期82-87,共6页戴银娣 孙少辉 马小平 胡娟 孙莹 万进 马妮妮 杨秋实 张少南 王聪 
对氟苯尼考制剂不同给药方式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以评价β-环糊精包合工艺对氟苯尼考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选取15只健康大鼠平行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注射氟苯尼考原药,口服灌胃氟苯尼考物理混合物,口...
关键词:氟苯尼考 包合工艺 药代动力学 大鼠 
小分子抑制剂SYH2040Y的比格犬药动学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年第13期1508-1512,1547,共6页康凯 王小彦 刘晓琳 吴艳波 杨汉煜 
河北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专项(编号:199676133H)。
目的:研究新型HPK1(造血祖细胞激酶1)抑制剂SYH2040Y在比格犬体内不同剂量下单次给药后的药动学特征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将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经单次灌胃(0.2、0.5、1.5 mg·kg^(-1))和静脉注射(0.2 mg·kg^(-1))...
关键词:HPK1小分子抑制剂 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比格犬 绝对生物利用度 
小檗碱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山东化工》2024年第11期79-82,共4页卓虹伊 幸鑫 
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22ZC02)。
小檗碱是黄连、黄柏等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胃溃疡、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小檗碱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开发应用。纳米制剂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药物纳...
关键词:小檗碱 纳米制剂 生物利用度 
影响姜黄素口服吸收的因素及药物递送策略被引量:2
《医药导报》2024年第5期762-768,共7页邢艾雅 高迪 陈跃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4321);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2022QNPY85)。
姜黄素是一类存在于姜黄根茎中的脂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姜黄素的水溶性低、化学稳定性差和首关效应强等因素导致口服吸收效果差,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增加姜黄素的口...
关键词:姜黄素 生物利用度 药物递送 纳米制剂 药物联用 
虾青素口服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第10期395-400,共6页仲晨 刘梅 高焱 徐科凤 王颖 
山东省现代农业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加工与质量控制岗位(SDAIT-13-07);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科研补助经费项目-集约化养殖渔用生物制品开发与应用。
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一种脂溶性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然而,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为了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各种类型的纳米制剂被广泛研究。其中纳米乳液、脂质体...
关键词:虾青素 口服制剂 纳米颗粒 生物利用度 
三七总皂苷生物利用度提升制剂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天津中医药》2024年第5期672-680,共9页逯文敏 王曦 王向涛 
三七皂苷是从三七根中提取的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已作为天然药物使用多年。然而,三七总皂苷的治疗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低生物利用度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其极性大、膜渗透性差、在胃肠道不稳定以及体内代谢...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 体内吸收代谢 制剂新技术 生物利用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