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话语

作品数:57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迎春耿占春霍俊明伍明春陈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花》《国外文学》《中国研究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诗歌话语的“双轴”表征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161-166,174,共7页尹初曦 李心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伦理的类型及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AZW020。
一、诗歌话语特征与语言的双轴运作诗歌是具有文学性的一种话语。话语是语言的使用即陈述行为的结果,“陈述意味着从语言到话语的个体转化”。诗歌话语以诗人对世界的体验为基础,是诗人对语言的个人运用。诗歌话语的个人运用不同于日常...
关键词:诗歌话语 日常交流 文学性 双轴 诗性 个人表达 
当代诗歌话语语义生成的选择原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李心释 覃冬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诗歌‘元诗’观念及实践问题研究”(23BZW146)的阶段性成果。
诗歌是一种从选择轴并由之主导向组合轴投射的话语类型,话语沿相似性和邻近性两种不同的语义路线发展,在诗歌中相似性语义路线往往在选择中起决定作用,但突出对象之间的差异性,选择过程比普通话语有更大的自由度,聚合空间更大。当代诗...
关键词:当代诗歌 话语 语义 选择 
还诗歌一口纯净的呼吸——漫谈孙担担诗集《老戏》诗歌话语空间和女性视角
《海燕》2023年第8期116-120,共5页袁丹 
一个当代女诗人,于细腻的生活中构建和拓展诗歌话语空间;一个当代女诗人,穿透时间、空间和性别禁锢,自由洒脱又自律地构建诗歌话语空间。她的诗歌,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悲欢,而是一代人的思考锤炼。当代诗人孙担担的诗集《老戏》,以不...
关键词:女诗人 当代诗人 女性视角 诗歌意境 穿透时间 诗歌话语 一代人 诗集 
自画像与世间万象——华清诗歌读札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耿占春 
一个批评家转向诗歌写作,其作品中总有一些令人意外的东西。至少,一个学人的诗歌话语,总是比他的学术文章更多地传递了某种心智的秘密,但也存在着学术话语与诗歌话语之间的差异,诗人似乎比批评家更接近修辞—虚构,更偏离日常生活中的经...
关键词:张清华 学术话语 批评家 自画像 诗歌写作 诗歌话语 日常生活 修辞 
以诗的方式建立一个“地理中国”——杨克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新形态
《南方文坛》2022年第6期123-129,共7页邹建军 
杨克诗集《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1),收录诗人最近二十年的一些重要作品,包括代表作《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大东湖》和《地球苹果的两半》等,表明其诗歌创作达到了另一个高峰。杨克诗歌创作起于20世...
关键词:我的祖国 诗歌话语 诗歌创作 人文地理 艺术技巧 自我身份 新形态 自然地理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话语两百年
《诗刊》2022年第16期64-71,共8页包慧怡 
一、术语与词源“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在英语中进入书面使用的年代十分晚近,最早的可靠记录是1821年左右,起初用来指涉始于18世纪晚期的抗衡新古典主义的文学、艺术与哲学领域的思潮——也就是说,这是个回潮性术语,第一批被归...
关键词:浪漫主义 诗歌话语 新古典主义 术语 归人 实践者 
“在前往救赎之前”——何向阳诗歌阅读札记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21年第4期47-56,共10页耿占春 
青年时代何向阳是一个理想型的人文学者,她的气质略带一些英雄色彩,这些都曾洋溢在她的著述中。向阳从事理论与批评,也写下多部散文,那些激扬文字散发出对无以名状的崇高精神的神往。然而似乎与之迥异的是,向阳晚近诗歌话语呈现出另一...
关键词:理想型 人文学者 诗歌话语 理论与批评 崇高精神 救赎 阅读札记 青年时代 
照彻灵魂的灯盏--读杨勇诗集《镜中的浮士德》
《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38-39,共2页林超然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寒地黑土文学生态与龙江精神呈现研究”(19ZWD213)。
杨勇的诗歌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具备散文的现场感、小说的情节属性和评论一样即时的审美指认,当然也包括应接不暇、叠加时空景深的摄影心得,这样的写作很像是一种特殊的始终“在路上”的精神行走,所以人在边疆城市,创作却跻身诗歌话语...
关键词:浮士德 边疆城市 诗歌话语 精神行走 现场感 镜中 杨勇 
移动互联时代的乡村记忆
《诗刊》2020年第13期49-50,共2页伍明春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当虚拟世界裹挟着人类的欲望不断地扩张,乡村已然退居为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背景,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原住民们彻底遗忘。在此时代语境之下,不少诗人的写作要么流连于都市生活的物质魔力而迷途忘返,要么...
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 时代语境 诗歌话语 虚拟世界 乡村记忆 原住民 互联网 都市生活 
在生活中感召诗意——评灯灯的诗歌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20年第1期214-228,共15页朱瑜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诗坛遍地开花,多元化的诗歌话语打破了一种话语模式统治诗坛抑或几个流派分割诗坛的局面,微妙的局面更加凸显出了诗人们的主体个性,而诗歌作为承载诗人异质的有意味的形式,既要有反映生活宽度的担当,又要有拓展人性...
关键词:当代诗坛 首都师范大学 有意味的形式 人性深度 诗歌话语 精神向度 话语模式 中性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