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作品数:3977被引量:288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英蒋寅黄康斌廖四平廖名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袁可嘉“综合”诗论的西方渊源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2期83-92,共10页白洋本 
山东大学(威海)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交叉与融合’:外国文学课程中的‘中国问题’与‘域外资源’”[项目编号:Y2023010]的阶段性成果。
“综合”是袁可嘉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新诗现代化”诗论中的关键策略。关于“综合”的西方渊源,研究者往往关注艾略特和瑞恰兹的影响,却忽略了史彭德,而后者是袁可嘉“综合”诗论的关键来源。首先,袁可嘉所述英国现代诗呈现从“分析...
关键词:袁可嘉 史彭德 综合 现代性 
论钱锺书的旧体诗创作及相关理论--以《槐聚诗存》《谈艺录》为主要考察对象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46-58,共13页钱志熙 
钱锺书《槐聚诗存》是新文学家旧体写作最见渊源、与晚清流行诗派关系最深者。其早年诗作泛学清人,后来比较集中地学同光体,同时也受到诗界革命派、晚唐体的影响。诸体尤精七律,句法多生新,能上探江西诸家,甚至溯源至杜诗。钱氏对唐宋...
关键词:钱锺书 现当代旧体诗 槐聚诗存 当代诗论 
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情”“事”互济观念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6期142-151,共10页李桂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15ZDB067]的阶段性成果~~
从"感物吟志""感事遣怀""述事寄情""情事合一"等一系列基于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诗论包含着一套"情""事"同舟互济原理。从诗论传统看,"感事而生情"观念根深蒂固。根据"感事而生情""缘事而发"等传统观念,人们也逐渐...
关键词:感事生情 述事寄情 情事合一 诗论重构 
《诗大序》的“后结构主义”诗论--兼谈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化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3期160-168,共9页顾明栋 
《毛诗大序》是阐释《诗经》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第一个里程碑,尽管其非凡的洞见为中国诗学理论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但也因其来历不明和种种"缺憾"而受到苛责和批评,并未被视为中国传统第一篇有意为之的文论。《诗大序》真的...
关键词:《诗大序》 诗学 互文性 “撒播”论 后结构主义 古典文论现代化 
融通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诗美学--兼谈传统诗论与现代诗论的关系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6期122-128,共7页张吕坤 韦施伊 
新诗发展已逾百年,这一个百年是中国社会形态、文化症候发生重大改变的百年。以继承传统和反叛传统为主线的新诗发展,不管它如何承担物态化的社会重任或者受西方文化影响表现出"现代性",实则是在构建新"传统"的范畴之下。新诗及其诗论...
关键词:融通 跨文化 语境 新诗论 传统 
释“志”——“诗言志”诠之一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46-53,68,共9页王文生 
关键词:“诗言志” “志” 神人以和 诗论 
闻一多:中国现代诗论的开启者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96-103,共8页许霆 
闻一多诗论存在于五四退潮以后诗坛由向旧诗进攻让白话新诗成形转变到新诗全面建设提高艺术质量的特定历史时期。闻一多和新月同人的新诗理论,开辟着中国新诗发展的第二纪元,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卞之琳所指明的"完成与开端",即对前...
关键词:闻一多 诗论 中国现代主义 
论叶维廉的“纯山水诗”论及其以物观物的创作方法(下)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111-116,共6页王文生 
关键词:山水诗 创作方法 以物观物 叶维廉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哲学思想 哲学家 
论叶维廉的“纯山水诗”论及其以物观物的创作方法(上)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2-13,共12页王文生 
关键词:创作方法 以物观物 中国传统文学 山水诗 叶维廉 西方思想 中国学者 哲学影响 
试析王夫之诗论与古代画论之关系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27-36,共10页王思焜 
引征相关中国画艺、画论资料 ,论析王夫之以古代画学为参照 ,拮英采精 ,融会贯通 ,从而深化他对艺术概括 (“咫尺有万里之势”)、主客关系 (“胸中有丘壑”)、生命传达 (“生意”“元气”)、表现手法 (“笔法墨法”)等重要艺术论题的阐...
关键词:王夫之 古代绘画 诗学理论 画家 中国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