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作品数:3977被引量:288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英蒋寅黄康斌廖四平廖名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外诗歌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拾穗讲坛”第3期:“心理与历史的张力--从《诗论》看朱光潜美学的战时'转进'”圆满结束
《中外诗歌研究》2021年第4期47-48,共2页
2021年12月10日下午15:00,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金浪副教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题为《心理与历史的张力一从<诗论>看朱光潜美学的战时“转进”》的讲座,探讨抗战时期《诗论》中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变化。本次讲...
关键词:《诗论》 朱光潜美学 人文社会科学 张力 研究生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中外诗歌研究》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文学武 
一从文学革命发生以后,在胡适等人极力倡导新诗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的背景下,中国新诗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期间逐渐壮大声势,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然而,新诗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也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矛盾和理论困惑,不仅制约着新诗的未来方...
关键词: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新诗 文学革命 京派 新文学 未来方向 理论建构 诗论 
新诗所两位校友喜获“新时代诗论奖”
《中外诗歌研究》2020年第1期48-48,共1页
日前,“新时代诗论奖”评选揭晓,六位诗人学者获奖,中国新诗研究所蒋登科、杨四平两位校友在获奖之列。由《光明日报》文艺部、《文艺报》社、《诗刊》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诗歌大讨论”主题征文,历时五个多月,共收到投稿312篇。经主办...
关键词:《文艺报》 《诗刊》 崇高美 蒋登科 《光明日报》 诗艺 主题征文 诗论 
“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被引量:1
《中外诗歌研究》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姬志海 
近年来,“余秀华热”反映了“朦胧诗”的退潮和“第三代诗人”自觉地分化以后,以抒写“口语”“口水”乃至“下半身”为能事的“平民写作”阵营在诗歌斗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也表明当下诗坛在基本思想价值、美学价值评判上的严重...
关键词:“绘画美” 白话新诗 诗坛 病症 批判 丑化 诗论 第三代诗人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论:以世俗化、身体写作为中心
《中外诗歌研究》2018年第1期21-22,共2页邓程 
大概在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产生并流行,逐渐传遍了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门开放,后现代主义文学也传入中国。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虽然独立出来,甚至于影响到现代主义,使现代主义也带有后现代的色彩,但后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特色 身体写作 诗论 20世纪80年代 世俗化 90年代 
新诗第二个百年的出发点——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追述
《中外诗歌研究》2017年第4期11-14,共4页万龙生 
华文诗论名家国际论坛自2004年至今一共召开了6届,我一次不落,全都参加了。10月底刚刚落幕的第六届论坛正处于新诗年满百岁的节点上,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去抢占先机,这大概是所有纪念活动的最后一次吧?经过充分酝酿筹备,凸显后发...
关键词:国际论坛 名家 华文 新诗 诗学 纪念活动 诗论 
卷首语
《中外诗歌研究》2017年第1期1-1,共1页
2017年春天的重庆,天空虽然仍多阴云,但各色各样的花早已开了。在这样的时候能读一点好的诗及诗论,也可以弥补久不见阳光的遗憾了。
关键词:卷首语 诗论 期刊 编辑工作 书籍推介 
如何理解“中国抒情诗”论叶维廉的中国诗学阐释旨趣
《中外诗歌研究》2015年第4期22-23,共2页石了英 
1975年夏志清著文回应叶维廉的中国诗学阐释旨趣,文中讨论了叶维廉关于王维《鸣鸟涧》和华兹华斯《汀潭寺》的对比研究,认为叶氏所举的《鸣鸟涧》是中国诗中比较少见的有“景”无“情”山水诗一类,根本不能代表中国诗歌的整体倾向。
关键词:中国诗歌 诗学阐释 叶维廉 旨趣 抒情诗 1975年 华兹华斯 夏志清 
启蒙与困惑:八十年代作为一种诗歌精神
《中外诗歌研究》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刘波 
在很多人的文学记忆中,八十年代就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新世纪之后一度兴起八十年代热,诗歌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原以为,在前几年的“重返八十年代”学术热潮中,除了有关于民刊《今天》和朦胧诗论争的再解读之外,对这一时期诗歌进...
关键词:诗歌精神 八十年代 学术研究 人的文学 黄金时代 《今天》 九十年代 诗论 
传统与革命:曹葆华关于象征主义诗论的译介
《中外诗歌研究》2015年第3期23-24,共2页陈晓春 陈俐 
现代诗人、翻译家曹葆华对诗歌的思考往往隐藏在他所选择的译文中。他对翻译对象的选择以及译文本身的观点,往往就是他认同且想传递给读者的观点。透视他留下来的大量译作,既可以看到西方现代诗论在中国传播轨迹,以及这些诗论对曹葆...
关键词:现代诗论 象征主义 译介 革命 传统 诗歌创作 现代诗人 翻译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