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话剧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袁联波穆兰更多>>
相关机构:涪陵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国戏剧》《上海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浸没式戏剧《大鸡》,一出好戏还是一地鸡毛?
《戏剧文学》2019年第1期44-47,共4页徐霄 
本文拟从四个发问入手,对"即兴表演是自由还是宣泄?""浸没式是手段还是目的?""实验性是先锋还是先‘疯’?""《大鸡》是一出好戏还是一地鸡毛?"等焦点性争论依次抽丝剥茧一探究竟,试图找寻并理解对于《大鸡》褒贬不一的各方观点,让多元...
关键词:浸没式戏剧 《大鸡》 实验性话剧 
被依附了人类灵魂的猫
《上海戏剧》2017年第1期42-65,共24页瞿新华 
这是一个四周完全开放的圆形舞台,观众围绕舞台观摩。舞台上的主要布景由一支二十余人的载歌载舞的歌队不断变换造型来完成。
关键词:实验性话剧 文学本 灵魂 人类 依附 载歌载舞 舞台 全开放 
表现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155-160,共6页袁联波 穆兰 
由于对"人"的重新肯定和张扬,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具有浓郁的"表现性"色彩。在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民族写意艺术精神同表现主义戏剧的表现性特质相互修正、交汇融合,内化于戏剧艺术创作之中。表现主义在当代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
关键词:实验话剧 当代中国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性精神 表现性思维 表现性视角 
叙述性与舞台性--论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的言说方式
《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137-142,共6页袁联波 
2006年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98)阶段性成果
尽管舞台展示与叙述从根本上讲是不相容的,然而它们在新时期实验性话剧舞台上都得到了加强。一方面,舞台符号、舞台意象的大量采用,形成一种视象叙事;另一方面,除大量中性叙述者外,人物对话的叙述性也明显增强了。在新时期实验性话剧中...
关键词:叙述性 舞台性 实验性话剧 视象叙事 语言叙述 
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的电影化倾向被引量:4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袁联波 
电影等"非戏剧"因素的介入,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在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文体资源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规范。电影化倾向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电影式的镜头化叙事、蒙太奇结构方式和视觉逻辑等...
关键词:实验性话剧 电影化倾向 文体 当代中国 
文学的与舞台的——对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变革的反思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07年第3期101-108,共8页袁联波 
2006年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研究>成果之一;编号为"06jwsk098"
新时期中国话剧实验历程中贯串着一条重要而明晰的线索,即试图走出戏剧的文学性思维的束缚,显示出一种以舞台性思维创作话剧的趋势。作为话剧文体思维方式的文学性思维和舞台性思维最终应是统一的,统一于戏剧深层语义结构和生命图式的...
关键词:文体思维 文学的 舞台的 新时期中国 实验性话剧 
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的音乐化倾向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198-202,共5页袁联波 
2006年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98)的成果之一。
音乐性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尽管越来越强调自身的本体属性,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却依然对音乐性情有独钟,并且在话剧文体的整体性调适中达到了富于乐感的新境界。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的音乐性追求主要体现在...
关键词:实验性话剧 文体 音乐化 当代中国 
新时期实验性话剧的文体“规范性”
《中国戏剧》2007年第3期55-57,共3页袁联波 
2006年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研究>成果之一;编号为06jwsk098
新时期实验性话剧是在对中国传统话剧的反叛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80年代前期,中国戏剧界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戏剧观大讨论,呼应着当时活跃的实验性话剧创作。戏剧观变革以及相应的创作实践给中国话剧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于是...
关键词:话剧创作 文体变革 实验性 中国传统 戏剧观 自由性 80年代 中国戏剧 
新时期实验性话剧的三次文体变革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6年第11期137-141,共5页袁联波 
2006年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98)成果之一
在新时期戏剧文体建构中,形意分离现象十分常见。新时期初期实验性话剧形式和内容广泛不对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法的冗余,有些表现手法没有被充分地审美艺术化。第一次文体变革期间,话剧为了扩大舞台表现力而大量运用新的手法,这些手...
关键词:文体变革 形式与内容 冗余 诗性结构 物性感受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变革的文化命运
《中国戏剧》2006年第10期30-32,共3页袁联波 
关键词:中国社会 文化命运 文体变革 实验性 话剧 文化心理结构 思想政治环境 文艺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