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成就

作品数:226被引量:2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殿才苏永明孙忠伟周一平李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西传统中的反历史思想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晁天义 
无论是对历史知识价值的质疑,还是对历史研究必要性的反对,都可以归为一种“反历史思想”的范畴。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西方与中国的史学成就最为突出、成果最为丰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史学取得重要成绩的过程中,中西方历史上都产生...
关键词:史学成就 中西方历史 西方与中国 研究必要性 中西传统 质疑 思想 
中西传统中的反历史思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48-149,共2页晁天义 
无论是对历史知识价值的质疑,还是对历史研究必要性的反对,都可以归为一种“反历史思想”的范畴。根据对中西学术史的一般性了解,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印象,那就是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西方与中国的史学成就最为突出、成果最为丰硕...
关键词:史学成就 西方与中国 值得关注 研究必要性 学术史 中西传统 一般性 历史 
班固
《少儿国学》2024年第19期36-37,共2页张德付 
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少学者认为班固(字孟坚)的史学成就可以与司马迁相媲美,故而合称“马班”或“班马”。他们二人不论是在个人命运,还是史学成就方面,都有许多相似性,当然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个人命运 史学成就 中国文化史 班固 班马 相似性 司马迁 
唯物史观指导下侯外庐的史学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19-20,共2页侯且岸 
20世纪20年代,侯外庐的历史理论探索始于对德文版《资本论》的翻译,而他的翻译工作起源于李大钊的思想启示。侯外庐曾说,“与大钊同志的接触,使我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他那里感染到的对理论的浓郁兴趣,对我一生都有影响力”。
关键词:侯外庐 史学成就 德文版 思想启示 翻译 理论探索 李大钊 《资本论》 
唯物史观指导下侯外庐的史学成就
《历史研究》2024年第2期23-39,共17页侯且岸 
一提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侯外庐及侯外庐学派,想起5卷6册的巨著《中国思想通史》。随着时代变迁,史学研究不断深化、新问题被不断提出,我们需重新审视侯外庐的学术探索历程,重新认知这份宝贵精神遗产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侯外庐 史学成就 时代变迁 探索历程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重新认知 内在价值 史学研究 
漫议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唯实》2023年第12期93-96,共4页赵映林 
赵翼(1727—1814),清代中期阳湖(今常州市武进区)人,和唐代中期的刘知幾、明代后期的王世贞并称为晚清以前“江苏史学三大家”。赵翼最突出的史学成就是《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
关键词:刘知幾 赵翼 史学成就 王鸣盛 唐代中期 王世贞 明代后期 钱大昕 
《治史与取径:陈垣、顾颉刚学术散论》出版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年第5期47-47,共1页周畅 
刘卓异《治史与取径:陈垣、顾颉刚学术散论》 2022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14.3万余字,正文共五章。第一章梳理了陈、顾二人的友谊。第二、三章分别对陈、顾二人的史学成就、史学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第四、五章对赵光贤、...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历史 陈垣 史学观念 治史 顾颉刚 史学成就 贡献与影响 学科建设 
还原历史真相 揭示历史逻辑——朱绍侯先生史学成就述要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3年第7期84-96,共13页臧知非 王婷婷 
朱绍侯先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与教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领域造诣精深。朱先生以其强烈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紧扣时代脉搏,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军功爵制与社会结构...
关键词:朱绍侯 土地制度 军功爵制 社会结构 历史逻辑 
《群众》周刊与郭沫若的《十批判书》
《群众》2022年第22期61-62,共2页段培华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与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等被史学界称为“马列五老”。谈到郭若沫的史学成就,就不得不说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扛鼎之作——《十批判书》。《十批判书》历来被认为...
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 扛鼎之作 《十批判书》 中国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群众》周刊 翦伯赞 史学成就 
写史抗战的史学家缪凤林
《名人传记》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谢华 
缪凤林(1899-1959),字赞虞,浙江富阳(现杭州市富阳区)人。他是继梁启超之后较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通史编纂并取得显著成就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也是"南高史地学派"和"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缪凤林一...
关键词:南高史地学派 缪凤林 史学成就 中央大学 学衡派 浙江富阳 中国通史编纂 历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