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史地学派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忠良何刚马林吴忠良李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江苏省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名人传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写史抗战的史学家缪凤林
《名人传记》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谢华 
缪凤林(1899-1959),字赞虞,浙江富阳(现杭州市富阳区)人。他是继梁启超之后较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通史编纂并取得显著成就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也是"南高史地学派"和"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缪凤林一...
关键词:南高史地学派 缪凤林 史学成就 中央大学 学衡派 浙江富阳 中国通史编纂 历史学 
近10年来南高史地学派研究的发展与趋向
《海外文摘》2018年第19期33-36,共4页兰晶晶 
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学衡派的民族史研究--以缪凤林、张其昀、刘掞藜为中心》(2018YJCXS034)成果之一。
关于南高史地学派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已有涉及,主要侧重于南高史地学派的史学活动研究;对南高学派主要人物柳诒徵、陈训慈、向达等人的研究较多,南高学派其他成员,尤其是缪凤林、张其昀、刘掞藜等人的研究,主要...
关键词:南高学派 学人研究 学术述评 
中日战争与中央大学知识分子群体的国史研究——以学衡派、南高史地学派缪凤林为例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李方来 李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孙中山符号与海峡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1CSH001)
提倡民族主义是中央大学及其前身南高师——东南大学知识分子群体的鲜明特征,中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央大学及其前身的学术研究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与中日战争相关的文章大量出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撰文,以达到为抗战服务之目...
关键词:抗战 国史研究 缪凤林 南高学派 
民国史学中的“南”“北”之争——以南高史地学派与傅斯年为例被引量:4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9,共5页吴忠良 
五四时期的史学界,南北对峙之态势已然比较明显。北方史学界的大本营是北京大学,而南方史学界的大本营则为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部分南高师文史地部师生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形成了南高史地学派,他们以自己创办的刊物为阵地与...
关键词:南高史地学派 傅斯年 殷墟发掘 东北史纲 学术异趣 
治学与论教的近代互动——以南高史地学派的教学观为例被引量: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7-101,共5页何刚 
南高史地学派在学术上强调历史的因果规律,注重史学阐明义理是非的功用以及史学和地理学的联袂融合。基于此,他们在教学论上十分看重历史教育在促发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功用性,呼吁以严谨务实之态度来编撰历史教科书,注重历史教学方法的灵...
关键词:“新史学 学术研究 历史教育思想 南高史地学派 
中国文献学的开山之作——读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被引量:5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13-115,共3页马林 
随着历史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历史文献学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而郑鹤春、郑鹤声两兄弟合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则是当代中国第一次使用"文献学"的名称来概括这门学科的。受先生学生时代知识和经历的影响,本书除了其提法的开创之功...
关键词:《中国文献学概要》 南高史地学派 开创之功 
南高史地学派的史学思想——兼及郭沫若古史研究被引量:5
《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何刚 
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编号S08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南高史地学派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新史学"中的一支重要史学流派,他们基本厘清了客观历史和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强调历史演进的因果循环规律,主张用人群的精神和欲望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从这一基本学术立场出发,他们对唯物史观及郭沫若...
关键词:“新史学” 南高史地学派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南高史地学派引论(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78-84,121,共8页吴忠良 
南高史地研究会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个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社团,实行导师制,主要的导师为柳诒徵和竺可桢;会员中的骨干为陈训慈、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和刘扌炎藜等人。上述诸人因为学术旨趣相近,在史地研究会及其会刊《...
关键词:南高史地研究会 南高史地学派 学术旨趣 学衡派 
南高史地学派引论(上)被引量:4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78-86,92,共10页吴忠良 
南高史地研究会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个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社团,实行导师制,主要的导师为柳诒徵和竺可桢;会员中的骨干为陈训慈、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和刘扌炎藜等人。上述诸人因为学术旨趣相近,在史地研究会及其会刊《...
关键词:南高史地研究会 南高史地学派 学术旨趣 学衡派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61-66,共6页吴忠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基金号02JAZJD770025。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频繁,五四时期成立各种专门学会一时蔚为风潮,史学会的建设亦不甘人后。南高史地学派在筹建史学会方面的努力,可谓独领风骚。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整个民国时期,都在孜孜追求着全国性史学会的成立。在当时南北史学界...
关键词:民国时期 南高史地学派 中国史学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