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

作品数:344被引量:15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晓华谭君强石毕凡杨丽莉闫晓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绝望实为表象,虚无乃是深根--《野草·过客》的哲学精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1期94-99,共6页彭小燕 
在鲁迅创造的文本中有两个最为独特的:其一,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微小说、现代哲学小说的《示众》(1925)^(①);其二,可能是中国最早、最短的现代哲学诗剧(我们都承认《野草》的24个组成部分皆为散文诗)《过客》(1925)。这两个作品在形式和...
关键词:《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 鲁迅文学 《野草》 《过客》 先锋性 贝克特 《示众》 
《规训与惩罚》与《示众》中的“看与被看”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刘羽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与鲁迅的《示众》皆对示众行刑的场景进行了详尽刻画,认为“看与被看”是示众的核心。福柯的作品在于指出“看与被看”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鲁迅的作品力求以“看与被看”揭示国民的愚昧,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本文从“...
关键词:《示众》 看与被看 鲁迅的作品 劣根性 示众 形成缘由 主体客体 福柯 
超市张贴 “小偷”照片 法院为名誉受损者正名
《法庭内外》2024年第3期52-53,共2页王德林 孙学武 
怀疑别人偷东西,能否采取“自救”措施,将对方照片张贴在门口悔辱?法院会如何认定这种行为,下面通过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例来为大家解析。外卖员发现自己被标注为“小偷”照片在超市门口示众。
关键词:受损者 超市 示众 小偷 名誉权纠纷 照片 
有您,真好
《作文(5-6年级适用)》2024年第2期61-61,共1页高新欣 郝玥(指导) 
您用笔作武器,用文章作匕首。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唤醒了中国人民的麻木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对您最真实的写照。鲁迅先生,提起您,一股敬仰之情就会涌上我的心头,怀念就会油然而生。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
关键词:横眉冷对千夫指 看客 敬仰之情 毫无意义 示众 黑暗势力 麻木不仁 
鲁迅与萧红笔下看客对比
《文化产业》2023年第35期127-129,共3页朱炳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萧红都曾对国民性看客这一群体有着特殊关注,在二人笔下,看客群体麻木呆板、冷漠嗜血、愚昧封建的形象浮现在大众眼前。而在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中,二人从画面形态构造中对看客深层性格的反映,到时局意识...
关键词:《呼兰河传》 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红 看客 《示众》 文学作品 特殊关注 形态构造 
谁的示众?——鲁迅与他笔下的示众书写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4期11-24,共14页卞文娅 
示众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主题。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示众是中国传统社会劝善惩恶、从生存与道德等方面规训百姓、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既被官方政权运用于处决刑事犯罪分子以明正典刑,同时,也在以德治国的传统文...
关键词:劝善惩恶 文学主题 示众 公序良俗 仪式性 规训 现代文学 传统文化背景 
西南联大独特的教学方式
《山西老年》2023年第11期19-19,共1页唐宝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曾经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奇迹,西南联大之所以能成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显然是重要原因之一。近读西南联大毕业生胡邦定先生的回忆文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西南联大独特的...
关键词:徐志摩 文学改良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教育史 秦观 《示众》 林徽因 李清照 
交朋友
《故事会》2023年第21期43-47,共5页张功伟 
那是1943年秋,二虎在一次阻击日寇的战斗中负伤,被送到位于青墩镇外的来龙寺战地医院治疗。治了一个多月,二虎的伤口却一直很难愈合。一查,一打听,原来给医院供药的药贩子陈皮,被他那当伪镇长的哥哥陈圭吊在湖边示众,导致药品断供了。...
关键词:青墩 陈皮 示众 
莫言对“看客”形象的再书写——《檀香刑》与《示众》之比较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0期73-79,88,共8页刘阳 黄德志 
鲁迅开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看客书写的先河,看客在鲁迅的作品中成为愚弱国民性的标志,具有单一化、抽象化的特征。莫言作为鲁迅传统的继承者,在作品中自觉延续了鲁迅的看客书写,并从“作为老百姓写作”的角度出发,挖掘了看客身上所...
关键词:看客 《檀香刑》 莫言 鲁迅 
“差别性的尊他意识”:中国民众尊严观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交互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3期60-74,共15页肖唐镖 庞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实证研究”(16AZZ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专项“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18VZL002)。
尊严是测度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基于网络文本与多个地方和全国性抽样面访数据分析发现,近四十年来中国民众的尊他意识呈现历时性进步与结构性差异的特征。自2006年以来,颇具传统特色的“示众文化”日益受到民众的批评,但在受众和...
关键词:尊严 尊他观 差别性的尊他意识 示众文化 交互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