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进

作品数:128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军刘玉山周鼎郭翠周意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魏晋仕途与门第——宫崎市定贵族乡品论探究被引量: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9-99,共11页刘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鲜卑拓跋氏士族化进程研究”(19BZS056);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南北朝交聘的社会影响研究”(JJKH20190208SK)。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以独具特色的六朝贵族制论享誉国际汉学界,乡品论乃其核心环节。乡品原本是魏晋中正为士人划定的资格等级,门阀社会固化后变为昭示家世门第的标志,并对仕途人生起到制约作用,进而成为维护贵族流品秩序的体制保障。宫崎...
关键词:宫崎市定 魏晋 门阀制度 乡品 流品 仕进 
元初访贤政策与江南士人仕进
《北方论丛》2023年第2期135-142,共8页陈博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
南方平定后,元廷面临着经略江南的严峻问题。自至元十三年(1276)实施江南访贤政策,到元贞大德之际,元廷对江南士人的笼络一直没有间断。元初的访贤政策显示出元世祖忽必烈治理江南的雄才大略,在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大量参用南人基础上...
关键词:元朝 江南访贤 赵孟頫 
新出北魏裴经墓志砖考略
《云冈研究》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刘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古鲜卑拓跋氏士族化进程研究”(19BZS056)
山西省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新近发掘北魏纪年墓一座,出土墓志砖一方。志主裴经,出身中古高门望族河东裴氏,志文简略记载其仕宦履历和婚配关系,可补正史家传之不足,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然其墓志的形制规格与其身份地位严重不符,与已见同...
关键词:裴经 墓志砖 释褐 仕进 河东裴氏 门阀士族 
东汉《曹全碑》“敦煌效谷人也”发微--兼论家族研究的视角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181-195,共15页侯旭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三国时期的日常统治与国家治理”(17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借助东汉《曹全碑》提示的碑主籍贯信息,利用两汉敦煌地区出土的汉简,部分重建曹氏生活与发展的效谷县的历史,特别是当地居民与悬泉置、遮要置运行之间的关联,以及带给效谷居民的影响,并探索了当地人仕进方式与儒学发展的途径。基于此,...
关键词:曹全碑 敦煌郡效谷县 悬泉汉简 仕进方式家族研究 
诗仕共进:仕进空间与八旗诗人创作传播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邢渊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6ZDA176)。
随着乾隆时期科举选拔、考察官员制度的转变,诗歌创作成为士子必备的个人能力,清代诗坛形成了一种“诗仕共进”现象,借助诗歌,诗人生成了一个“仕进空间”,它与诗歌创作传播相互作用。领略到这一点的八旗诗人,由诗向仕,利用诗歌搭建更...
关键词:八旗诗人 仕进空间 创作传播 认同 共同体意识 
儒术独尊下汉代仕进机制变迁与太学肇兴
《理论界》2021年第2期1-8,共8页袁宝龙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ZSB026)的研究成果。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举是西汉中前期的重要文化事件,对于汉代帝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独尊儒术在学术层面终结了诸家并立的既有格局,使思想文化的统一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儒学精神下察举机制的兴起,逐渐取代了汉初群...
关键词:儒术独尊 仕进 太学 
唐代书手的出身与仕进——以出土墓志为中心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24-32,共9页周侃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唐代实用书迹书写群体研究”(17BF117)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书手设置于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史馆等文化机构,从事文字抄写工作。因职卑位低,史籍记载阙如,新出墓志为研究书手提供了新资料,既有助于补正书手家族世系记载、梳理书手设置与执事,又可窥探书手群体仕途发展的复杂性。从伏案...
关键词:书手 墓志 出身 仕进 
汉代赋选与大赋文本特征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1-80,共10页韦春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仕进制度视域下的汉代文学研究”(13BZW044);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创新团队项目(2020RWC004)。
作为一种仕进方式,赋选是在武帝时形成的。其形成原因既涉及统治者的文艺爱好、国家文化需求,更与武帝解决藩国"政治-文学"集团问题的政治策略相关。赋选虽是一种地位较低的仕进杂选,但它对无法以正途仕进的下层士吏具有重要意义。赋选...
关键词:汉代 赋选 仕进 大赋 文本特征 
北魏于神恩墓志所见鲜卑勋臣于氏家族之盛衰——基于阀阅流品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80-90,共11页刘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古鲜卑拓跋氏士族化进程研究”(19BZS056)
关于新近公布的北魏于神恩墓志,学界考据成果斐然。若将视角切换至门阀士族和仕进体制上来,还会有更多收获。开国元勋的一流门资赋予于神恩非比寻常的仕宦资格,但梳理其履历,不难发现其仕途高开低走,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大致以宣武帝...
关键词:北魏 于神恩墓志 代人勋臣 于氏家族 阀阅流品 仕进体制 
唐代中下层官员入仕之路研究——以墓志铭资料为中心被引量:1
《前沿》2012年第23期16-19,共4页蒋爱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代中下层官员群体研究"(项目编号:12CZS019)资助
新近刊布的近一万件唐代墓志铭是非常珍贵的数据资料,从中可以考察唐代中下层官员的人生履历与生活镜像。之所以将目光聚集于唐代中下层官员,是因为他们在出身、任职、致仕方面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名垂史册的高级官员。本文认为,在唐玄宗...
关键词:唐代 墓志铭 中下层官员 门荫 仕进之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