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

作品数:1878被引量:228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汪向东王玉凤李幼平权宗刚陈俊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绵阳市中心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后GPS资料反映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水平变形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
《地震》2015年第3期10-21,共12页熊小慧 江在森 武艳强 刘晓霞 魏文薪 邹镇宇 王启欣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127400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9B01)资助
本文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GPS位移时间序列进行了欧拉基准转换、最小二乘配置插值和滤波分析等数据后处理,并利用块体刚性-弹塑性运动-应变模型计算了龙门山南段各区域应变参数时间序列。结合各站点位移时间序列、速度场及各区域应变参数...
关键词:地壳形变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汶川地震 GPS时间序列 最小二乘配置 芦山地震 
地震后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管理被引量:4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王海鹰 买莹 董赟 杨国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5B00)
在对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2012年云南彝良5.7、5.6级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应急避难和灾民安置工作进行现场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避难场所指挥管理、避难人员管理、应急物资发放、灾民临时住宿、...
关键词:地震后 避难场所 运行 管理 
汶川地震后鸟兽资源现状:以都江堰光光山峡谷区为例被引量:12
《生物多样性》2014年第6期794-797,共4页肖治术 胡力 王翔 尚涛 朱大海 赵志龙 黄小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4047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9B0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2005DKA2140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后续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不仅给地震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对该区域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成了长期的严重影响(欧阳志云等,2008)。地震发生地所属的岷山和...
关键词:地震后 资源现状 汶川 峡谷区 都江堰 次生地质灾害 生物多样性保护 鸟兽 
芦山“4·20”地震后宝兴县城打水沟泥石流发育趋势及防治方案被引量:3
《山地学报》2013年第4期495-501,共7页游勇 柳金峰 陈兴长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3)资助~~
打水沟为宝兴河右岸的一级支流,位于宝兴县城城区,流域面积1.01 km2,主沟长度1.85 km,主沟比降640‰。受芦山"4·20"地震的影响,流域中下游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滑体,加之地形陡峻,且位于青衣江-鹿头山暴雨区边缘,极容易发生泥石流。一旦...
关键词:芦山“4·20”地震 宝兴县 打水沟 泥石流 潜在性 防治方案 
“4·20”芦山地震后的四川地质灾害形势预测与防治对策被引量:7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371-378,共8页陈宁生 刘丽红 邓明枫 何杰 杨成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55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一三五"项目
"4·20"芦山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针对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四川震后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
关键词:芦山地震 干旱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北京学生对日刻板印象及3·11地震后的情绪和援助意向研究被引量:3
《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3期225-233,共9页张燕 高红梅 王芳 许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24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36B03)
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对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差异、日本3·11地震后情绪与援助意向的不同,以及刻板印象和情绪反应对于其援助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对日本人的总体刻板印象偏消极,但高中生和大学生在能...
关键词:日本3·11地震 大中小学生 刻板印象 情绪反应 援助意向 
地震后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探索
《西部医学》2010年第10期1981-1982,共2页李慧 饶莉 曾智 孙荣国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No.2007BA107A09)
结合以往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经验及青川县地震后卫生医疗现状,本文从技术应用模式、技术筛选、评价体系建立、推广机制及技术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等方面探讨震后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震后卫生适宜技术...
关键词:地震后 卫生适宜技术 技术 
高原特殊环境下如何实施科学救治——谈青海玉树州强烈地震后的医学救援被引量:5
《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第8期641-643,共3页周其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I85B03)资助
高原特殊环境下如何实施科学救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救援的核心。本文围绕高原救援的特殊性,从做好思想疏导,正确认识高原环境;做好救援组织,减少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做好人群巡诊,加强高原病的早期救治等方面介绍了高原病的...
关键词:高原 地震灾害 医疗救治 高原病 防治 
四川地震后固体建筑毁弃物再生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4期200-205,共6页彭冲 施养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08B10-05);住宅与城乡建设部研究与开发重点项目(2009-K2-37);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Z4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期研究(2005YZ1017)
四川地震后,大量房屋倒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使得大量灾民无家可归。文章从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考虑,提出用再生混凝土建生态友好型安置房的思路,并给出了建生态友好型安置房的几...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 生态型安置房 四川地震 环境友好型结构 
地震后土壤Cd、Pb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例被引量:4
《核农学报》2010年第4期796-801,828,共7页蔡艳 张毅 张世熔 汪继兵 宋旭 黄爱萍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K51B01)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方法,并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5.12汶川地震后典型灾区土壤的Cd、Pb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0 mg/kg和28...
关键词:地震 重金属 空间变异 GI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