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作品数:1634被引量:3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蒲向明王东颍王光佑李发根冷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树交印守蜀道 千年古制续青苍
《群众》2025年第6期58-59,共2页张厚美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蜀道难》吟诵千年,道尽蜀道险峻。而在川北剑门关外,一条蜿蜒三百里的翠云廊则以另一种姿态惊艳世人——两行古柏衔空蔽日,如绿色巨龙盘踞山峦。这里的古柏群平均树龄逾千年,最年长的...
关键词:《蜀道难》 蜀道 生态保护 剑门关 难于上青天 翠云廊 绵延千年 古柏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以《蜀道难》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年第3期024-027,共4页吴小艺 
为了创新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文章从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为切入角度,以《蜀道难》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文本解读单一、诗词关联分析不足、语言意象分析肤浅及创新思维引导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词频分布...
关键词:文本挖掘 古诗词鉴赏 教学研究 
蜀道话情思,赤子家国情——部级精品课《<蜀道难><蜀相>联读》品鉴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5期55-59,共5页王素平 王庆中 
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和微博热搜话题导入对《蜀道难》《蜀相》的学习。通过反复诵读、知人论世和深入探究,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解答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名字疑惑,总结中学语文学习“培养思考和理解力,通过阅读体验来认识世界和自...
关键词:济苍生 怀家国 语文学习意义 
江油:文化瑰宝地 诗意山水间
《中国民政》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龙门山江水原涪波记印三亿年,蜀道难由来叹峡关漫漫是家园。”一曲《龙吟海山》,将江油的柔美与雄壮融于悦耳的旋律之中。四川省江油市,这座镶嵌于巴山蜀水间的古城,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历史韵味,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关键词:山水间 蜀道难 四川省江油市 江油 文化瑰宝 文化底蕴 龙门山 
在群文统整中彰显单篇的独特性——以《蜀道难》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张慧腾 
高中语文“双新”背景下的单元教学主要以单篇与群文组合教学的方式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要在群文的统整中彰显单篇的独特性。单篇与群文最主要的联结方式是多维比较。《蜀道难》的教学可以通过同题材比较来把握作品在经典传承中的“独创...
关键词:《蜀道难》 群文 比较 互文性 
白水江镇:嘉陵江畔振兴忙 蜀道明珠绽光彩
《中国乡村振兴》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吴芳 
水陆联运秦陇蜀,千年古镇白水江,嘉陵江畔绘彩卷,青泥古韵话振兴。在嘉陵江和《蜀道难》中的青泥河交汇的秦岭腹地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白水江镇,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人居环境美丽怡人、群众生活幸福安定……近年来,该镇深入学习运用浙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白水江 蜀道 水陆联运 《蜀道难》 陕西省汉中市 嘉陵江畔 
练习14 名篇名句默写
《语文月刊》2024年第12期44-50,87,88,共9页陈志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个人的成长中,自我反省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像《劝学》里“_,_”就强调了这一点。(2)和同学一起踢球,负责守门的队友表现神勇,你可以用《蜀道难》里的“_,_”对他进行表扬。
关键词:《劝学》 《蜀道难》 自我反省 表扬 名句默写 名篇 
成渝区域能源安全保障协同发展的广元实践
《中国能源观察》2024年第12期66-71,共6页曲艺 
大江滚滚,浪花淘尽英雄,也澎湃电能。位于嘉陵江畔的四川广元,古时是金牛道上的驿站。该地“北可达关中,南可入两川,沿嘉陵江可至阆州、果州而达夔峡”,故被冠以“川北门户”“蜀道咽喉”的头衔,系兵家必争之地。诗仙李白更是在此发出...
关键词:《蜀道难》 诗仙李白 四川广元 兵家必争之地 金牛道 嘉陵江畔 一夫当关 协同发展 
蜀道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意义
《新华文摘》2024年第23期61-63,共3页王子今 
“蜀道”是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的词语。古来“蜀道”之称的通行,与流传广泛的以“蜀道难”为主题的诗文作品相关。所谓“蜀道”,有狭义,广义之不同,亦有言三峡交通线路者。因南朝行政中心在长江下游,南朝人所谓“蜀道”自然主要指“...
关键词:蜀道难 世界文明史 历史文化内涵 诗文作品 交通线路 交通道路 南朝 
《蜀道难》音色—音响在音乐结构中的设计与组织探赜
《中国音乐》2024年第6期180-193,共14页林桢邦 
郭文景的《蜀道难》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复合性的独特样态,而音色—音响表现与结构之间则是一种共生、偕行、相互影响的关系。作品音色—音响总体布局由多重原则交织而成,以跌宕起伏为首要特征。乐曲通过织体形态、音色选择、音腔元素、结...
关键词:郭文景 《蜀道难》 音色—音响的设计和组织 中国特色结构思维 唱腔—帮腔—乐队形式 语势 民族化与个性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