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间关系

作品数:14被引量:11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联炳张同林杨光耀赵奇僧崔铁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菌物学报》《人才资源开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叶绿体基因组数据解析锦葵科梧桐亚科的系统位置和属间关系被引量:9
《广西植物》2022年第1期25-38,共14页黎若竹 蔡杰 杨俊波 张志荣 李德铢 郁文彬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2017-LSF-GBOWS-02);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分子系统学研究将传统梧桐科与锦葵科、木棉科和椴树科合并为广义锦葵科,并进一步分为9个亚科。然而,9个亚科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且梧桐亚科内的属间关系也未得到解决。为了明确梧桐亚科在锦葵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厘清梧桐亚科内部...
关键词:梧桐亚科 梧桐属 锦葵科 系统发育基因组 叶绿体基因组 
基于叶绿体trnL-F序列对广义披碱草属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7
《草业学报》2011年第3期162-173,共12页张春 凡星 沙莉娜 康厚扬 张海琴 周永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50)资助
广义披碱草属包括了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裂颖草属和仲彬草属。为深入研究这5个小麦族多年生属的系统地位、母本来源及St染色体组的来源和分化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叶绿体DNAtrnL-F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和网状结构图。结果表明,1)广义...
关键词:广义披碱草属 属间关系 系统进化 St染色体组 母本来源 起源 染色体组分化 
基于AFLP的菊属、亚菊属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被引量:9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1302-1313,共12页赵宏波 缪恒彬 吴国盛 陈发棣 郭维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489);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06)第4-3号]
【目的】由于研究材料、地理分布等条件的限制,菊属(Dendranthema)、亚菊属(Ajania)及其近缘属的属间关系未得到很好解决。核糖体ITS区和叶绿体trnL/trnF间区等相关分子序列解析用于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具有较大优势,但在菊属及其近缘属等...
关键词:菊属 亚菊属 蒿亚族 AFLP 系统演化 属间关系 
座囊菌目及相关类群属间关系的系统学初探被引量:7
《菌物学报》2009年第2期161-170,共10页李文英 庄文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99340,30670055);科技部基础性研究专向(No.2006FY120100);国家863计划(No.2008AA02Z312)
本研究对座囊菌纲部分类群的18S和28SnrDNA部分序列片段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属间的系统学关系。邻接法和简约法分析结果显示,座囊菌纲供试类群为单起源,形成三个独立的分支并获得较强的支持率,分别代表座囊菌目、葡萄座腔菌目和格孢腔菌...
关键词:序列分析 大聚颈腔菌属 普氏腔菌属 葡萄座腔菌属 毡球壳属 双色孢腔菌属 
根据叶解剖特征试论赖草属及其相关类群间的亲缘关系被引量:18
《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第3期537-543,共7页蔡联炳 张同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110);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创新领域前沿项目(CXQY-2003)
通过叶片的解剖观察,以表型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赖草属及其相关类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横切面上,赖草属及其相关6个属的结构虽然均属于狐茅型,但在各类群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披碱草属与赖草属含有最大数量的相同性状,与赖草属...
关键词:赖草属 叶解剖 属间关系 
国产画眉草亚族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在属间关系上的意义被引量:12
《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第3期448-453,共6页张同林 蔡联炳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创新领域前沿项目 CXQY-2 0 0 3
通过国产画眉草亚族叶片表皮的解剖观察 ,结合外部形态 ,对该亚族内 6个属的属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羽穗草属应是国产画眉草亚族中最原始的类群 ,最高级的类群仍数细画眉草属 ,而其余 4属即画眉草属、弯穗草属、尖稃草属和镰稃...
关键词:画眉草亚族 叶表皮 属间关系 中国 
管蚜蝇族7种食蚜蝇Cty b基因序列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5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54-59,共6页张宏杰 霍科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2JK196)
 采用PCR和测序方法,首次获得管蚜蝇族(Eristalini)7种食蚜蝇线粒体基因组的Ctyb基因部分序列(419bp).经对位排列,序列间未见有插入和缺失,共检测到119个可变核苷酸位点,变异率为28 40%,其中简约位点74个.属内序列差异值在5 01%~9 55...
关键词:系统进化关系 B基因序列 序列差异 属间关系 直翅目 线粒体基因组 中华稻蝗 首次 系统发生树 PCR 
根据叶表皮特征试论国产三齿稃亚族的属间关系被引量:7
《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第9期1691-1696,共6页蔡联炳 张燕 张同林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创新前沿项目资助(CXZY-2003)
根据植物叶片表皮结构,尤其下表皮特征,对国产三齿稃亚族6个属(包括1个引进属)进行了属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三齿稃亚族中固沙草属最原始,草沙蚕属最高级,双稃草属、千金子属、三齿稃属和隐子草属演化居于其间;隐子草属可能直接...
关键词:三齿稃亚族 叶表皮 属间关系 中国 
木兰科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8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22-28,共7页王亚玲 崔铁成 张寿洲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科研基金资助
由于木兰科植物分布范围广及美洲、亚洲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存在较多的性状交叉和形态变异,在属的界限和种的确定上有较大的争议。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表明,木莲属、含笑属均为相对一致的类群,而木兰属为一个多系起源的趋...
关键词:木兰科植物 系统学 属间关系 分类性状 形态解剖学 分子系统学 
中国角蟾亚科精子形态比较及分类学讨论(两栖纲:锄足蟾科)被引量:5
《动物分类学报》2002年第1期167-172,共6页郑中华 费梁 叶昌媛 谢锋 江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编号 39730 0 80 );中国科学院分类区系特别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 1 0 6A)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角蟾亚科短腿蟾属、拟角蟾属和角蟾属 3属 18种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了测量和计算 ,结果表明角蟾亚科精子的共同特征是 :精子主要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 ,头部呈螺旋状 ,尾部为...
关键词:两栖纲 锄足蟾科 角蟾亚科 精子形态 分类 属间关系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