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作品数:1154被引量:2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近陈晓秀吉军王宇陈光兴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新时代》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说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12期1-1,共1页
科幻阅读只需要不多的花费,就能囤上足够几年阅读量的书,而写作仅仅花费一台电脑、一杯咖啡就足够了。——“90后”雨果奖获得者说,它们的奢侈之处在于,需要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心态。
关键词:阅读量 雨果奖 90后 自由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11期1-1,共1页
我“塑造”了他(她)们,并不意味着我比他(她)们高出一等;恰恰相反,他(她)们往往也对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产生了深刻而良好的影响,成为我精神上的良师益友。——梁晓声说自己由文学作品而结识的朋友不少,有些是别的作家介绍的,有些是他自己...
关键词:文学作品 梁晓声 良师益友 为人处世 作家介绍 塑造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10期1-1,共1页
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是:中国科幻文学的崛起,就是刘慈欣的崛起。——有人说如今进入公共讨论场域的中国科幻,就是刘慈欣的科幻。
关键词:刘慈欣 中国科幻文学 公共讨论 崛起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9期1-1,共1页
辙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一一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莫言的文学启蒙。
关键词:文学启蒙 莫言 讲故事 蒲松龄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8期1-1,共1页
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一个人,你放下笔就是另外一个人。——在分享自己创作过程时,莫言这样说。文学无法高于现实。——余华强调,现实永远比文学宽广。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写一天就写一天,能写一个小时就写一个小时。——王蒙说他愿意对文学...
关键词:莫言 余华 写作 现实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7期1-1,共1页
自然界里,除了人类,没有其他生物写作。——冯唐认为,写作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儿,相反,不写是个自然而然的事儿。我需要对自已进行一番心理治疗。你可以把这当作我的文学动机。——王朔随笔集《知道分子》我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身处...
关键词:随笔集 冯唐 王朔 文学动机 表达方式 心理治疗 自然而然 写作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6期1-1,共1页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巴金说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满自己的内心。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我们必须有一字一句不肯放松的严谨,才能写出经得起推敲的好...
关键词:言行一致 巴金 思想情感 最高境界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5期1-1,共1页
对作家而言,写作不是为了获奖。内心装着读者,不断挖掘真情实感,并用恰当的语句把它表达出来,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理,才是作家的担当。——刘庆邦表示,从本质上说,小说是情感之物。我们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很少获得诺贝尔...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刘庆邦 文学作品 真情实感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4期1-1,共1页
我写完剧本之后,对于编剧的尊重和敬畏更深了。因为我发现这件事情非常难。并不是说你会写小说了就一定能当编剧,也并不是说你会讲故事了,做编剧就能写出来。——马伯庸说,实际上从故事到剧本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剧本 讲故事 伯庸 编剧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23年第3期1-1,共1页
我写小说就是想让作品能活得久一点。——阿乙以前做过八九年新闻编辑。他曾经很重视自己的版面。想被更多的人看,后来发现他自己都不看昨天的报纸,那付出这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去写作了。我看上去漫不经心,但打得狠,效率高。我...
关键词:编辑 新闻 版面 报纸 文坛 无用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