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权

作品数:29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瑞华王妍刘学在王云霞宋远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功能扩张及省思被引量:14
《中国法学》2022年第4期196-212,共17页王云霞 
司法建议在我国部分行政诉讼案件中呈现出功能扩张的趋势,协调和解型司法建议使司法建议从柔性的建议转变为实质性纠纷化解机制,有的司法建议已呈现出具有事实拘束力的特性。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功能扩张是国家权力结构衍化的现实映射,也...
关键词:行政诉讼 司法建议 功能扩张 司法裁判权 
刑事审判人工智能的权力逻辑被引量: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41-148,共8页卫晨曙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9YJA820004)。
刑事智能办案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刑事司法场域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前,刑事智能办案系统主要集中在证据审查判断、辅助精准量刑、类案推送和案件偏离预警等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刑事司法的深度融合,人的“代具性”原理、自动化...
关键词:刑事审判 人工智能 技术权力 智能办案 正当程序 司法裁判权 
司法公信力提升研究——以社会媒体监督为视角
《楚天法治》2020年第10期34-34,共1页金丹 林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矛盾纠纷解决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但法院的司法裁判权依然是最重要的糾纷解决方式。公众如果对司法丧失最基本的信任,必然会导致诸多社会危机。因此,在当前形势之下,提升司法公信力、重...
关键词:司法裁判权 司法改革 媒体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司法公信力 矛盾纠纷 司法权威性 公信力提升 
审理山林确权类行政裁决案件可适用变更判决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20年第11期96-98,共3页郭修江 张巧云 
【裁判要旨】本案通过指明行政裁决基础争议为民事争议,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原本就享有完全的司法裁判权;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40条第2款关于行政裁决案件一并审理民...
关键词:行政诉讼法 行政裁决 查明事实 证据充分 民事争议 民事纠纷 司法裁判权 自然资源 
“越位”的专家与“隐身”的法官——精神病鉴定专家在司法裁决中的错位与归位被引量:5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6-11,共6页靳澜涛 
医学与法学的交叉体现了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造就了鉴定专家在司法程序中的优势地位,其足以影响犯罪是否成立、轻重如何认定,甚至关系到死刑的适用与否。但是,这种"知识性权力"极易对法官的司法裁判权造成一定冲击。特别是...
关键词: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鉴定专家 法官 司法裁判权 
陈某治安行政处罚案——治安案件涉及的权属纠纷公安机关不宜予以直接认定
《法制博览》2017年第28期154-154,共1页金雯 
公安机关无权对查处治安案件过程中涉及的权属纠纷直接作出认定。
关键词:超越职权 行政职权 司法裁判权 
制约“审判中心主义”形成的原因探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67-71,共5页孟石磊 
由于我国司法实务中存在着审判对侦查卷宗过度依赖,而产生了"先定后审""先判后审"的现象;司法裁判行政化对司法原则及功能的破坏,而产生了"陪而不审""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上述问题深刻制约着"审判中心主义"的良好诉讼制度格局...
关键词:侦查中心主义 司法裁判权 司法行政化 
“定病”与“定罪”:精神病鉴定专家对刑事法官裁判权的双重挑战被引量:13
《法学论坛》2017年第1期120-127,共8页宋远升 
在触法精神病人的刑事案件中,精神病鉴定专家的作用非常关键,其决定了犯罪的有无、轻重甚至是生死的界限。之所以精神病鉴定专家在精神病刑事司法程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究其原因,这与精神病学的专业性直接勾连。然而,精神病鉴定专...
关键词:精神病鉴定专家 知识性权力 法官 司法裁判权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58-60,共3页陈瑞华 
为了对中国的法院改革做出科学的研究,笔者拟从地方法院的改革经验出发,对审判独立的内涵做出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去地方化”改革的困境、司法行政管理权与司法裁判权的分离、员额制的难题以及法官独立审判的制度保障等...
关键词:法院改革 中国经验 司法裁判权 法官独立审判 行政管理权 改革经验 地方法院 审判独立 
让司法成为公民权利救济的主渠道
《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9期77-78,共2页李奋飞 
人们常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这话固然不错。但是。要担当起如此重要的使命.司法就必须保持最基本的独立性。作为司法裁判权的行使者,也作为“法律的保管人”.法官的责任就是也只能是.把抽象的法律规定运用到具体...
关键词:司法裁判权 权利救济 主渠道 法律规定 公民 社会公平正义 独立行使 案件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