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褐斑病菌

作品数:21被引量: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建仁杨斌包宏祁高富刘吉开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湖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草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组培苗PAL、PPO、SOD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7
《林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521-525,共5页程方 叶建仁 刘戈 安会翠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
关键词:湿地松组培苗 松针褐斑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松针褐斑病菌和4个球腔菌属真菌毒素杀草活性比较被引量:2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33-36,共4页朱海峰 杨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06)项目资助
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
关键词:球腔菌属 松针褐斑病菌 粗毒素 生测 除草活性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矿质元素渗漏的研究被引量:3
《草业科学》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张红玉 何月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10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后,叶片及渗漏液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离体叶片和植株后,Ca和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65.9%、59.5%和32.9%、53.9%,...
关键词:矿质元素 紫茎泽兰 毒素 电解质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伤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王晓波 杨斌 付惠 鲁绍琴 
云南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3302)
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伤害以及不同毒素粗提液浓度对叶片的伤害效果,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和愈伤组织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片对该毒素最敏感,根对毒素...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 毒素 紫茎泽兰 愈伤组织 过氧化氢酶 
松针褐斑病菌和松针红斑病菌的风险分析被引量:5
《防护林科技》2005年第3期72-74,82,共4页黄北英 潘洪涛 刘芙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松针褐斑病菌和松针红斑病菌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 松针红斑病菌 风险分析 森林有害生物 PRA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12
《草业科学》2005年第6期81-84,共4页杨斌 余静 陈勃 
国家基金项目(3987062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302);教育部基金项目(03384)资助
采用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植物叶片6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mg/mL粗毒素处理紫茎泽兰离体叶片后,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处理12h后,紫茎泽兰过...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 毒素 紫茎泽兰 抗病相关酶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被引量:5
《林业科学》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杨斌 叶建仁 包宏 刘吉开 董泽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针褐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批准号 3 9870 62 7)
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 ,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 -I,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 -I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 0 7nm。在 36 5nm和 2 5 4nm波长下LA -I无吸收。FAB- MS和HRFAB- MS分...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 化学结构 毒素 分离纯化 液相色谱分离 最大吸收波长 相对分子质量 活性物质 分离提纯 扫描显示 COOH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LA 柱层析 培养液 分子式 谱分析 信号 基团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层析分离及紫外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7-11,共5页叶建仁 杨斌 包宏 祁高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70627)
以生测为导向,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致毒活性组分m,p和q。经薄层层析检验可知m,q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一致,分别为0.57和0.75,且m,q展开后在254nm和365nm紫外光下都呈蓝色荧光,基本认为m和q...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 毒素 层析分离 紫外吸收特性 森林病害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Ⅰ和LA-Ⅱ致毒活性研究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02年第4期84-88,共5页杨斌 叶建仁 包宏 刘吉开 董泽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针褐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批准号 3 9870 62 7)
研究比较了松针褐斑病菌 (Lecanostictaacicola)两个致病毒素LA Ⅰ和LA Ⅱ的热稳定性、寄主专化性和最低有效浓度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LA Ⅰ和LA Ⅱ均具热稳定性 ,经沸水水浴加热 15min仍具活性。LA Ⅰ和LA Ⅱ不仅能伤害易感寄主植物...
关键词:LA-I LA-Ⅱ 松针褐斑病菌 毒素 致毒活性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被引量: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叶建仁 杨斌 包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870 62 7)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不仅能伤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寄主植物的幼苗、针叶、根及愈伤组织 ,对非寄主植物水花生、紫茎泽兰的叶片也有伤害作用。在试验的几种生测材料中 ,湿地松愈伤组织对毒素伤害最敏感 ,湿地松幼苗、幼针叶 ,火炬松幼针叶和...
关键词:松树病害 松针褐斑病菌 真菌毒素 松针褐斑病 生物检测 针刺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