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问题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甘霖赵军龙郝亿春郭海莉李振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社会科学论坛》《道德与文明》《书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特劳斯“哲学与政治冲突”思想探析
《武陵学刊》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黄立河 
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陨落到现代性问题显现,政治与哲学就处在无尽的斗争当中。施特劳斯分析了"苏格拉底问题"以及政治与哲学之间不曾间断的冲突,把现代性问题的元凶之一归结于因哲学写作不当而导致政治与哲学的堕落,使哲学失去了原初意...
关键词:政治哲学 施特劳斯 苏格拉底问题 “哲学与政治冲突” 
“科学主义”滥觞源于苏格拉底?——对尼采“苏格拉底问题”的质疑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10期79-87,共9页朱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的前期成果;项目编号:12&ZD122
"苏格拉底问题"历来是尼采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对现代科学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中,尼采将这场思潮的滥觞与极端发展问责于苏格拉底,认为后者过于旺盛的"求知意志"与广泛使用的"辩证法"与科学主义密切相关。通过对苏格拉底哲学基本特...
关键词:苏格拉底 科学主义批判 尼采 
《云》中的苏格拉底问题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17年第2期95-103,共9页陈春莲 
很多人认为在阿里斯托芬的《云》中,苏格拉底是一个被丑化和攻击的人物,认为他不但不信神,而且教坏青年。事实上,斯瑞西阿得斯父子在去思想所之前就已经败坏,苏格拉底不过是尝试教给在智者运动冲击下的雅典公民一种新的宗教和理性思考能...
关键词:苏格拉底 阿里斯托芬 俄耳甫斯教 欲望 逻各斯 
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1-3,8,共4页甘霖 
本文旨在总结和阐述尼采思想中的"苏格拉底问题"。尼采从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开始,对苏格拉底式的理性主义批判就几乎未曾变过声调,他将苏格拉底身上集中的问题当做一种希腊文化的"颓废"病症,并认为哲人的任务在于如何克服此...
关键词:苏格拉底问题 文化 颓废 自我教育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基于列奥·施特劳斯的视角被引量:2
《教育学报》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李振军 扈中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人性的教育学意义及教育人性化的实践策略"(课题批准号:BAA130007)研究成果
列奥·施特劳斯对阿里斯托芬、色诺芬和柏拉图等古典作家作品中苏格拉底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苏格拉底问题"生成和演变的过程。"苏格拉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自然哲人苏格拉底向政治哲人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向政治哲...
关键词:苏格拉底问题 自由教育 现代性 列奥·施特劳斯 
政治哲学的起源与回归——施特劳斯对“苏格拉底问题”的探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59-65,共7页孙恺临 
自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消殒到现代性方案的危机,政治与哲学的纷争从来不曾中断。如若要解决现时代的危机,就必须从问题的源头出发。施特劳斯通过对"苏格拉底问题"的论述,分析了政治与哲学的关系及政治哲学的起源,并从"苏格拉底问题"出...
关键词:“苏格拉底问题” 政治哲学 施特劳斯 
“隐微传统”与政治哲学的重建——解读列奥·施特劳斯的“苏格拉底问题”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1-27,共7页张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300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31541510102)
列奥·施特劳斯以其独特的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在当代西方思想界独树一帜。这一研究的核心在于重新解释思想史上的公案"苏格拉底"问题。通过比照古希腊诗人阿里斯托芬与哲人柏拉图的迥异描述,施特劳斯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苏格拉底"的说法,即...
关键词:列奥·施特劳斯 政治哲学 “苏格拉底问题” “显隐二重说” 
马克思论苏格拉底问题--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笔记为中心
《哲学动态》2013年第9期30-34,共5页冯波 
阿伦特曾说,苏格拉底之死对于哲人,犹如耶稣之死对于基督徒。“苏格拉底问题”是哲人们的心结,他们千百年来都在不断地解释着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原因以及意义。这个问题自古希腊的阿里斯托芬、色诺芬与柏拉图开始一直讨论至今,黑...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 《博士论文》 马克思 笔记 阿里斯托芬 历史哲学 悲剧理论 理性主义 
德性即知识?——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问题的应答及其根底被引量:4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32-39,共8页郝亿春 
"德性即知识"是广为流传的一个哲学命题。"苏格拉底"虽然提出这一命题,但并未给予前后一致的界说与论证。亚里士多德在对德性及知识详细探究与界定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德性即明智",并以此前后融贯地回应了相关的问题簇。亚氏的思想根底...
关键词:德性 明智 逻各斯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现代视域中的苏格拉底问题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9-73,共5页范志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C870001);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90461061);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DXM033);东南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213000501)
黑格尔、尼采和施特劳斯都是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回到苏格拉底,重提苏格拉底问题的。黑格尔揭示了苏格拉底从伦理到道德的精神转变,勾画了伦理缺失的西方主观道德精神发展史。尼采在苏格拉底文化转向的背后看到了希腊乃至整个西方由伦理的...
关键词:苏格拉底问题 黑格尔 尼采 施特劳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