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李诗

作品数:34被引量: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木斋丁宏武陈小韦跃进谢思炜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神州》《文史哲》《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苏李诗”札记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曹旭 
“苏李诗”一共有多少首今存“旧题苏李诗”,连同残诗共二十一首。可以分两类:一类为萧统《文选》选录,标为苏子卿《诗四首》和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另一类载在《古文苑》,有李陵《录别诗》八首;如果将应该属于孔融的杂诗二首原来也...
关键词:萧统《文选》 苏李诗 《古文苑》 孔融 李陵 李少卿 
“苏李诗”的用韵特征及《李陵集》成书考论
《文学评论》2019年第6期135-141,共7页马燕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立项号13&ZD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苏李诗”创作年代的考察,可以从词汇、风格、习俗等多种角度切入,而诗韵无疑最具时代辨识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李诗”用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断定其作于三国时期。因为其诗在鱼、虞、模韵上界限明晰,不加混淆,与东...
关键词:苏李诗 诗韵 会稽李陵 《李陵集》 
关于“古诗”的写作被引量:1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350-359,共10页王向峰 
唐代诗人完全按格律创造成前所未有五七言绝句和律诗,名其为“近体诗”,并回望诗史上的前作,特别是从《古诗十九首》以下的各类诗作,如魏晋南北朝以來的诗体,对之皆泛称为“古诗”,以别于近体诗。唐代诗人除了写本朝创成的近体格律诗,...
关键词:古诗 《古诗十九首》 “苏李诗” 近体诗 韵律 格律诗 
唐前李陵接受史考察——兼论李陵作品的流传及真伪被引量:4
《文史哲》2017年第6期19-40,共22页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区胡汉著姓与本土文学综合研究"(10BZW036);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SKGG15001)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以前关于李陵的认识和评价,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和演变。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归国,引发了西汉王朝对李陵案的重新审查和讨论,为经学时代班固书写李陵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建安时期文姬归汉,引发了魏晋士人对李陵的重新关注和反...
关键词:李陵 苏李诗 《答苏武书》 真伪 接受 
“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关系及时代考论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年第9期58-60,共3页袁丁 
"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在主题、意象使用、写作原理与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是相近时代的作品。从汉魏诗歌嬗变、诗歌方位特点与汉末社会文化思潮等角度来看,"苏李诗"...
关键词:苏李诗 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 写作年代 
“苏李诗文出自民间演艺节目”说平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丁宏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区胡汉著姓与本土文学综合研究"(10BZW036);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汉魏六朝河陇地域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一敷...
关键词:《文选》 苏李诗 《答苏武书》 李陵 苏武 
“苏李诗”真伪情况研究概述——兼从《艺文类聚》看唐初对“苏李诗”的认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98-100,共3页韩志远 
"苏李诗"即"苏武李陵诗",相传为苏武李陵相赠之诗歌,但其作者是否为苏武、李陵历来争论不一。试通过《文选》《文心雕龙》等书籍的记载和各家的言论来简单梳理一下历代对"苏李诗"真伪情况的判定,并从唐初的一部类书《艺文类聚》来说明...
关键词:苏李诗 真伪 艺文类聚 
《古诗十九首》词语考论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3-22,共10页谢思炜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14年)“汉语诗歌词汇研究”
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中的词语进行全面考察,可以确认其中有一大批东汉时期使用的词语,并有袭用东汉作家的明显证据。《古诗十九首》又与建安诗人构成一对多的关系,是后者模仿袭用的对象,其称谓系统词汇同于汉诗而不同于建安诗,而且很...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 苏李诗 建安诗 
《诗品》雅俗辨
《好家长》2015年第50期215-215,共1页杨淑玲 
六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大量文论著作和文集。五言诗作为这一时期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对它的讨论也在此时达到高潮。不但出现了《玉台新咏》这样的五言诗专集,也出现了《诗品》这样的五言诗专论著作。关...
关键词:《诗品》 苏李诗 文学自觉 中国诗史 《玉台新咏》 文章流别论 五言 文人诗 薄言 一个问题 
论苏李诗应主要为曹植甄后送行别离之作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20-124,共5页木斋 
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死于洛阳,曹植在二十四年岁末从邺城赴洛,所谓《苏李诗》,应主要为该年甄后与曹植送行于南山淇水之作。如果以曹操死前一个月的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为研究始点,来研究曹植这一年时间的行踪及其诗作,不仅能使曹植...
关键词:苏李诗 曹植 甄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