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体字

作品数:61被引量:6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魏晓丽钱超尘沈澍农张金梁黄德宽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文字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绥化学院学报》《语文学习》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甲骨文是殷代正规文字的一种变体
《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87-92,共6页刘源 
裘锡圭根据唐兰的意见,将古文字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四类(1)。其中的商代文字,就是武丁至帝辛时代的文字,我们称之为殷代文字,以区别于商代早期零星出现的刻画符号和少许文字。裘先生指出,殷代正规文字是毛...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 刻辞 帝辛 殷代 裘锡圭 俗体字 六国文字 刻画符号 
从随写俗体字谈村镇志书写规范——以闵行区两部村镇志为例
《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4期25-29,94,共6页褚半农 
上海民间有大量自造的俗写"简体字",如把村宅地名中的"家、塘",随手写成"介、圹",于是"王家塘"变成"王介圹"等。由于各种原因,上海的村镇志书中也出现了这种书写错误,这既不符合历史记载,也不符合汉语用字规范。一部完整、规范的当代地...
关键词:上海村镇志书 俗写字 书写规范 基本要求 当代 
简论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互通假借、异俗体字
《汉字文化》2021年第21期92-94,共3页李鑫鑫 
《十三经注疏》版本众多,流传已久,讹阙百出,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应时而出,对《十三经注疏》进行大规模、有系统的校勘与整理,主要以十行本为底本,以其他版本为校本,广集众书,罗列诸本异同,观一书如阅诸书,定其是非,正本清源,匡谬...
关键词:阮刻 《十三经注疏》 校勘 互通假借 异俗体字 
正体、古体与俗写体
《读书》2021年第10期29-29,共1页刘涛 
每个时代,书写的字体不止一种,功能自不同。启功《古代字体论稿》说:"每一个时代中,字体至少有三大部分: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新兴的新体字或说俗体字。"历代正体字、古体字有"详而静"的特点,俗写体则"简而动"。在...
关键词:正体字 古体字 俗体字 字体演变 俗写 古代字体论稿 
敦煌藏文文献断代研究——从古藏文"■"和"■"等俗体字的演变分析
《中国藏学(藏文版)》2021年第3期54-64,共11页才项南杰 
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中出现了诸如"■""■"等的一些俗体字。文章通过分析上百篇包含这类俗体字的文献得知,大致可按照虛词"■"的不同缩写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元音叠加式,如"■""■"等,是沿用梵文语法中的句内连声法规则:一种如"■""■"...
关键词:敦煌藏文文献 俗体字 藏文虚词 藏文缩写形式 
“漫才”二三事
《大学生》2021年第9期92-93,共2页史冰容 
“漫才”是日本的一种喜剧表演形式。现在一般认为漫才起源于日本古代的“万岁”,万岁和漫才的发音都是manzai,后来“万”被同音字“漫”代替,“岁”被俗体字“才”代替,最终形成了“漫才”的写法。“万岁”最初见于平安时代后期的记载...
关键词:俗体字 平安时代 喜剧表演 同音字 万岁 发音 日本 
汉字知多少
《支部建设》2020年第33期55-55,共1页锦新 
古今汉字总共有多少?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给出精确的数字,因为这与字形标准的认定、统计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古今汉字的数量,总体上是逐步增加的,字数虽然不断增加,但汉字本身具有新陈代谢的机能,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常用汉字都大致...
关键词:汉字字形 新陈代谢 俗体字 常用汉字 异体字 
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类俗体字被引量:1
《现代语文》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王亚丽 禹晓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写本医籍与日本汉文医籍比较研究”(16BTQ043)。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种方式。简化部分偏旁、繁化部分偏旁或整字简化繁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其认可度、适用范围等的不同而分别成为正体、通体、俗体等。其中有一类字体,在字书中较为少见,但在出土简牍、写本、碑铭及域外汉...
关键词:汉字形体 简化 繁化 过渡字体 
《文史》撰寫格式
《文史》2018年第4期210-210,共1页
一、来稿请用A4型纸单面打印。手写稿请用16开横格稿纸书写。注明来稿字数。二、来稿请使用规范繁体字。特殊情况必须保留的俗体字、异体字,请用铅笔标於文稿行侧。打印稿请用国标扩展字库或Big5编码,避免使用简繁体转换工具作简单转换...
关键词:《文史》 使用规范 繁体字 打印稿 俗体字 异体字 书写 
唐代窖藏金银器墨书“沙”“砂”题记略谈
《书法》2018年第7期113-116,共4页顾建明 
戊戌狗年春,南京《六朝印社》潘敏钟社长将《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图片发于微信朋友圈上,并附文:"西安何家村出土金银器二百七十件,其中带有墨书题记者,共计九十件。此类银盒内所装药物朱砂与墨书所记基本符合.
关键词:俗体字 书法篆刻 正体字 金银器 通假字 说文解字 茅台酒 繁体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