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部性状

作品数:708被引量:3648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正进陈温福郑桂萍王嘉宇吕艳东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谷子株高及穗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8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24期5177-5193,共17页郭淑青 宋慧 杨清华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杨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9YFD1000702,2019YFD1000702-4,2020YFD1000800,2020YFD1000803);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A26);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NYKJ-2018-YL19)。
【目的】株高和穗部性状是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性状。探究谷子株高及穗部性状表型变异的遗传规律,为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基因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谷子优质品种豫谷18为共同父本,分别与黄软谷和红酒谷杂交,构建2个分别包含250...
关键词:谷子 重组自交系 株高 穗部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利用90k芯片技术进行小麦穗部性状QTL定位被引量:7
《作物学报》2017年第7期1087-1095,共9页武炳瑾 简俊涛 张德强 马文洁 冯洁 崔紫霞 张传量 孙道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10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M3094);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4KCT-25)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4CB138100);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2015JM3094);th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of Shaanxi Province(2014KCT-25)
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挖掘穗部性状基因及其关联分子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周8425B?小偃81衍生的RIL群体(F8)为材料,利用90k芯片标记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3个环境下的穗长、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行QTL定...
关键词:小麦 穗部性状 90k基因芯片 QTL定位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10
《作物学报》2016年第11期1592-1600,共9页王辉 梁前进 胡小娇 李坤 黄长玲 王琪 何文昭 王红武 刘志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200);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4110000501400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为研究玉米穗部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遗传响应,以郑58和HD568为亲本构建的220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于2014年春、2014年冬及2015年春分别在北京和海南进行3个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调查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表型性状。利用...
关键词:玉米 穗部性状 密度 数量性状位点(QTL)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LUP) 
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其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17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10期1269-1274,共6页马文洁 张传量 宋晓朋 冯洁 崔紫霞 孙道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10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M3094);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4KCT-25)
为探究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及其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以黄淮冬麦区(南片和北片)、北部冬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的235份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2个能够有效用于穗发芽抗性筛选的分子标记Vp1B3和WMC104,结合整穗发芽试验,对各麦...
关键词:小麦 穗发芽 抗性鉴定 相关性分析 
12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被引量:5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31-36,共6页李峰 宋小霞 方永丰 李永生 张同祯 王汉宁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12CB722902)
采用1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个玉米新选育的自交系(B73、478、掖107、9046、Mo17、ZX09-1002、340、F83、昌7-2、综31、598、黄201)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32个杂交组合,并对玉米8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穗部 配合力 
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8
《作物学报》201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吴秋红 陈娇娇 陈永兴 周升辉 傅琳 张德云 肖尧 王国鑫 王振忠 王立新 韩俊 袁成国 尤明山 刘志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710;313013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104)资助
小麦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优良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69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北京和河北石家庄的2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SNP和SSR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 ...
关键词:小麦 重组自交系 穗部性状 QTL 
CO_2浓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协同作用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植物生态学报》2014年第10期1064-1073,共10页孟凡超 张佳华 姚凤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302);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0840)
关于[CO2]升高和降水变化等多因子共同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报道较少,制约着人们对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和预测。玉米(Zea mays)作为重要的C4植物,受[CO2]和降水影响显著,但鲜有[CO2]升高和降水增加协同作用对其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
关键词:穗部性状 CO2浓度升高 降水增加 玉米 产量 
喷施ABA对两个穗型不同小麦穗颈节伤流、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1年第4期1085-1092,共8页崔志青 尹燕枰 田奇卓 王广昌 孟范玉 王平 王振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09CB118602)
以冬小麦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ABA喷期处理条件下,小麦花后穗颈节伤流变化及其对籽粒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穗型品种SN15伤流强度呈现出单峰变化,而大穗型品种SN8355呈现一定的双峰变化趋势,其伤流强...
关键词:小麦 伤流 ABA 籽粒 
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5期1540-1549,共10页徐海 朱春杰 郭艳华 刘宏光 王嘉宇 杨莉 杨乾华 郑家奎 徐正进 陈温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68);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6R4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26007)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辽宁育成的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1:中优早8号/丰锦、RIL2: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穗部性状和亚种特...
关键词: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杂交 亚种特性 穗部性状 重组自交系 
人工合成小麦Am3大穗多粒QTL的发掘与利用被引量:1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年第3期277-282,共6页王瑾 廖祥政 杨学举 周荣华 贾继增 
国家"973"计划项目(G1998010205)
穗粒数是小麦的重要产量性状之一,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Am3为供体,普通小麦品种莱州953为受体,培育出了高穗粒数BC5F1导入系,以导入系后代75个BC5F1为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其进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共检测到2个控制...
关键词:小麦 穗部性状 QTL 人工合成小麦 导入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