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史学

作品数:39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记录李小树张晶萍朱慈恩余敏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镇江高专学报》《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吕振羽《常识讲话》初探
《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第3期107-112,152,共7页李楠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行动的指针:中共史家的国史书写(1941-1979)”(2023SKZD06)的阶段性成果。
吕振羽1943年4月至11月在延安《解放日报》连载10篇16期的《常识讲话》,通贯中国远古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属于吕振羽学术生涯中通史撰述活动的一部分,系列文章的发表与吕振羽在延安所任教职有关。《常识讲话》的通俗史学路径涉及情节化...
关键词:吕振羽 通俗史学 《常识讲话》 延安根据地 通史撰述 
学术史思维与时代性意识——论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源流、路径及意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4年第1期80-91,共12页王亮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谈迁《国榷》研究”(20FZSB070)。
学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对史学“娱乐化”(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辨证该问题需从中国“通俗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及其学术功用之实践入手。从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渊源来看,其历程至迟于唐代已开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20...
关键词:通俗史学 正统史学 历史演义 历史意识 史学意识 
黎东方与民国时期的“细说体”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9,共4页李兆健 
在抗战时期,时任大学用书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的黎东方,由于生活拮据,公开作历史故事演讲,因而被后人称作“卖票讲史第一人”。20世纪60年代,黎东方结合当年在重庆讲史的经验和风格,创作了《细说清朝》《细说三国》《细说明朝》等系列...
关键词:黎东方 细说体 通俗史学读物 
1980年以来的“通俗史学”发展研究
《文教资料》2021年第11期63-65,共3页李雪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通俗史学,继承了之前的发展基础,开启了"新"的转变。本文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发展条件,研究《万历十五年》《龙蛇沧桑丛书》系列和《大国崛起》的创作风格及内容,总结这期间通俗史学的特点:没有固定模式,...
关键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通俗史学 模式自由 视角多重 比较观 
通俗史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以《世界史通俗演义》为例
《镇江高专学报》2020年第2期122-124,共3页王小磊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通俗史学作品对教学加以补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方便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通俗史学 中学 历史教学 《世界史通俗演义》 
现代传媒背景下通俗历史传播与专业历史的发展趋势平议
《国际公关》2020年第2期271-272,共2页谢承汇 
在现代传媒的快速性和便捷性的背景下,通俗史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近年来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反之,给专业史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甚至阻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对探究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与渴望,专业史学想要改变遇...
关键词:通俗史学的繁荣 专业史学的遇冷 
通俗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读《二十世纪中国通俗史学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72-174,共3页操宇晴 
在中国史学上,通俗史学历来受到重视,唐人写的《蒙求》,宋人写的《三字经》,明人写的《幼学琼林》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各种正史的“节要”读本以及清人编写的《纲鉴易知录》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通俗史学的范围。近...
关键词:通俗史学 《三字经》 史学发展 兰州大学 慈恩 《幼学琼林》 《蒙求》 历史学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通俗史学与科学史学之争--以麦考莱为中心的讨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0-27,共8页刘志来 
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麦考莱建构英国国家认同的方式研究”(16Q27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英国著名史家麦考莱的历史写作,科学史学与通俗史学的支持者进行了多方面的争论。科学史家强调历史学的科学性,认为历史著作是为同行专家所写,应该为公众提供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通俗史家则追求历史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麦考莱 英国 通俗史学 科学史学 
“疑古”之外的学术追求——顾颉刚的通史编纂构想与实践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9-152,175,共5页刘永祥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S001);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S001)
抗战期间,发挥史学致用功能越来越受到史家重视,顾颉刚即曾尝试以中国通史编纂唤起民族意识,主张从受众角度探索编纂形式的多样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其在编纂理念上,则与梁启超首倡的"新史学"一脉相承,如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主干书写...
关键词:顾颉刚 通史编纂 通俗史学 民族意识 “新史学” 
唐传奇:中国通俗史学的初始阶段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年第1期67-67,共1页班潇 
唐传奇是我国唐代新兴的一种文体,本文从唐传奇的史学渊源、史学氛围、史学表现等方面阐述了唐传奇是正史的多途发展中走向民间的一种形式,是通俗史学的初始阶段。唐传奇以"奇"为目标,有很多虚构和艺术成分,但从发展流变过程中,我们感...
关键词:唐传奇 通俗史学 文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