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

作品数:2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露莹王红肖腊梅崔新燕王秀杰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边疆经济与文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又一个不得不说的创伤叙事——托尼·莫里森的《天佑孩童》
《戏剧之家》2019年第2期220-222,共3页马浩 
《天佑孩童》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在最近几年中推出的一部创伤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托尼·莫里森指出当下美国社会儿童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肤色与性暴力等问题,发人深省。此外,《天佑孩童》也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范畴,反...
关键词:创伤叙事 托尼.莫里森 《天佑孩童》 
论托尼·莫里森《家》的反现代性叙事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96-107,共12页张银霞 
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XYS16)阶段性成果
反现代性叙事是应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思维与策略表达。当代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近作《家》中将黑人所面临的种族歧视和现代性诸多问题并置呈现,并以突出的反现代性叙事为当代黑人的双重困境提供了某种解决思路。文章以西方现...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家》 反现代性 美国文学 黑人文学 
《秀拉》中黑人男性基于女性的身份重建
《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48-51,共4页黄长萍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青年项目(sisu201420;sisu201519)
小说《秀拉》中的两位黑人男性寄希望于依赖与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身份重建,然而这种途径却无法在白人至上的美国社会中实现。本文借助后殖民主义来分析这两位典型黑人男性,说明整个黑人男性群体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两性关系中,更是...
关键词:《秀拉》 托尼.莫里森 黑人男性 黑人女性 身份重建 
黑人女性的成长困境——解读《最蓝的眼睛》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7-109,共3页高丽利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文学界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中时刻能感受到对黑人历史与命运的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并解读《最蓝的眼睛》,关注黑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分析造...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女性主义 身份认定 
游离于黑白之间的女人们——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析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7Z期100-101,共2页张文艳 
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自发表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读。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剖析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女性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得出在白人主流文化面前,建立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主体性的...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后殖民女性主义 白人文化霸权 身份认同 主体性 
《所罗门之歌》之女权主义解析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1X期30-31,共2页宋佳雨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罗门之歌》是其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7年,曾获全国图书评论奖、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奖。《所罗门之歌》尽管是以"奶娃"这位男性为主人公,展示...
关键词:女性主义 《所罗门之歌》 托尼.莫里森 父权制社会 
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维奥莱特的自我救赎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年第10期61-61,共1页董瑜 
《爵士乐》是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把眼光投向了向北部迁移的南方黑人。本文以分析女主人公维奥莱特的精神状况为主线,揭示了莫里森关于黑人自救的两个主要方法:第一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黑人尤其是黑...
关键词:托尼 莫里森 《爵士乐》 自我救赎 民族文化身份 黑人女性 精神状况 女主人公 人的精神 
近十年中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
《科技信息》2012年第23期184-184,240,共2页黄波 金钊 张文凭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坛中一位杰出的黑人作家,也是第一位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至今发表过九部作品。我国学者对莫里森的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对她...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中国 综述 
由《宠儿》解读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男女关系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孔祥国 丁杨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曾被部分评论家指责为是对黑人男性的污蔑。实际上,莫里森关注黑人男女关系,她理解和同情黑人男性在美国社会中的特殊处境,她的小说既揭示了黑人男性在白人男权观念影响下的弊病,也赋予了他们自我拯救与帮助...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男女关系 男权观念 《宠儿》 
从空间视角解读《宠儿》中黑人群体的建构被引量: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72-376,共5页王秀杰 
托尼.莫里森对空间的社会性具有深刻的理解。她的《宠儿》呈现了美国19世纪的种族现实、种族奴役、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其种族问题实质上是空间问题。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解读《宠儿》可以将小说中的种族关系和空间关系架构起来,并将...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空间表征 表征空间 空间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