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人物

作品数:1379被引量:116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宙飞王镇吴艳红林幸谦阎怀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足尖上的“亮相”:20世纪革命芭蕾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被引量: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张晴滟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8)之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中国演剧体系脱胎于载歌载舞的旧剧,具有天然的“舞台假定性”,其在舞剧作品中主要体现在“高于生活”的“亮相”体系中。演出史上的花旦“踩跷”和芭蕾“立足”具有类似的体态和不同的文化象征。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集体将...
关键词:跷功 亮相 舞剧红色娘子军 “新”人戏剧 
“父权大于夫权”——从《史记》女性人物看先秦政治婚姻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22年第1期102-107,共6页朱玉纯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综合研究”(18CZW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深入分析《史记》中的女性,可以发现她们的婚姻大多与政治、权谋和战争有关。由此也发现了一个颇为重要的社会现实,即在先秦时期,基于从家族利益的角度出发,联姻女性的行为多受"父权大于夫权"观念主导,从而沦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关键词:《史记》 女性 父权 夫权 
改编与重塑:跨文化戏曲中的女性人物及其意义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55-68,共14页陈戎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2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项目编号:19PT06)。
本文以跨文化戏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分析唯一一部存世的古希腊三联剧《俄瑞斯忒亚》改编为中国评剧《城邦恩仇》的跨文化戏曲现象。用中国传统戏曲改编古希腊悲剧,面临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的双重移植难度。《城邦恩仇》中的...
关键词:跨文化戏曲 古希腊悲剧 《俄瑞斯忒亚》 评剧《城邦恩仇》 
《春秋》三传女性人物的人文计算研究被引量:12
《图书情报工作》2020年第23期109-123,共15页刘浏 黄水清 孟凯 李斌 王东波 苏新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学引得丛刊》的典籍知识库构建及人文计算研究"(项目编号:15ZDB12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文计算视角下的先秦人物知识获取及分析研究"(项目编号:19TQC003);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社科优助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先秦人物知识图谱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KYZ2020018)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基于古籍数字化和古文智能处理的古籍人文计算研究,是近年来古文信息处理的新焦点,而以数据为基础的量化分析方法能为古籍相关的传统研究问题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方法/过程]以《春秋》三传中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以多角度...
关键词:古籍人文计算 女性人物 《春秋》三传 数字人文 
论《宰娜布》中女性人物的伦理困境与抉择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李雅迪 黄晖(指导)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洲文学史》(项目批号:17FWW001)
海卡尔的小说呈现了20世纪阿拉伯世界中的伊斯兰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矛盾斗争史。海卡尔以人物的伦理困境切入,展现个人内部道德的重塑过程,以微观的穆斯林家庭内部的冲突,来反映乡村伦理秩序的变化,进而揭示埃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宰娜布》 伦理困境 身份冲突 伦理选择 
出走还是屈服,她们当何去何从?——以《同仇》《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例
《艺苑》2020年第2期23-25,共3页赵雪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编号18ZDA26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以《同仇》《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电影中的女性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女性人物的身份背景及人物形象将其进行类型划分;在分析彼此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阐释影片中女性人物形象意蕴的深化,从而探寻出不同历史时期女性人物的行为选...
关键词:女性人物 形象意蕴 个性解放 救亡 出路 
《续夷坚志》中女性人物之“草原风格”探析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王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交融视野下的蒙元文学女性人物研究(17XZW006)
《续夷坚志》是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多年之后,元好问创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由于它所体现出来的与中原农耕文化迥然相异的草原民族文化特色,使之成为金末元初开风气之先的、带有文化交融色彩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女...
关键词:《续夷坚志》 女性人物 草原风格 
论莫言小说形式探索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关联——以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为中心被引量:5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9-89,共11页王西强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大陆当代小说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1949-2013)"(项目编号:14BZW125)的阶段性成果
在莫言几乎所有的短、中、长篇小说中,都有一些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却又卓尔不群的女性人物形象。与莫言小说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对现实的显性批评与隐性讽喻和他的内部二元对立、多元共生、众语喧哗的"莫言体"小说叙述风格相对应,莫...
关键词:莫言小说 形式探索 人物形象塑造 女性人物形象 
《田螺姑娘》囊才与《阿尔迈耶的愚蠢》妮娜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校园英语》2018年第1期246-247,共2页梁羽 黄燚 
2015年广西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立项项目“北路壮剧与康拉德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比较研究”(项目编号:KY2015LX398);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戏剧比较研究(批准号:15XZW04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尝试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对我国的北路壮剧中的女性人物囊才和康拉德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妮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中国壮族和西方英国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女性的异同点及其原因,从而增进对这两种文化的了解,以促进中国文化,特别是壮族文化与英...
关键词:北路壮剧 康拉德作品 女性人物 比较分析 
《生命法则》中女性人物塑造的美学寓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第2期369-381,共13页王影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小说人物美学沿革与社会主体困境表征研究”(项目编号:16BWW038)的阶段性成果
《生命法则》是英国知名作家费·韦尔登的作品,小说通过魂灵呓语式的回忆,描述了一位女性在性别困境中不断挣扎的一生。通过采用非传统的反和谐审美策略,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建构出多层次的美学寓意:即通过人物自身的"缺陷美"来展示...
关键词:《生命法则》 费·韦尔登 性别 审美 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