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统血

作品数:45被引量:14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信义李天天褚雨霆王九林杨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家庭健康(医学科普)》《人人健康》《时珍国医国药》《中华中医药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脾统血”理论探析易医脐针对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4年第10期889-892,共4页刘婷婷 权春分 费景兰 赵婷婷 薛建霞 孙亭亭 梁盼盼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共建项目(No.LHGJ20220582);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22JDZX089);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8JDZX079)。
目的:基于“脾统血”理论讨论易医脐针对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血瘀水停型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易医脐针,1次/d,每疗程10 d,...
关键词:脾统血 易医脐针 血瘀水停 肝功能 凝血功能 生活质量 
从现代医学视角探讨“脾统血”的涵义被引量: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8期1668-1672,1677,共6页胡海瑞 李志刚 谷宁 魏天怡 毛雪杨 王宁杰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017)。
文中以现代医学视角,梳理分析中医脾的解剖实体及功能外延、中医“血”与现代医学“血液”的相关性等内容,进而从不同角度探讨“脾统血”的涵义。中医“脾”为多脏器的功能集合,而“脾统血”是基于运化功能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营养物质的...
关键词: 解剖与功能 运化 脾统血 
“六芝养生方”适合哪些人
《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3期59-59,共1页徐锡山 
六芝,就是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从两千年前《神农本草经》到明朝《本草纲目》,中药对灵芝是按五色入五脏来分的:赤芝入心经,主要以安神、改善睡眠为主:黑芝入肾经,主要以利尿、针对前列腺疾病为主;青芝入肝经,主要以调...
关键词:脾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 养生方 脾统血 肝经 骨质疏松 赤芝 紫芝 
伸展毛巾操改善血液循环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8期69-69,共1页叶高芬 
做运动不一定要上健身房,不需要多大的空间,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在家中就地取材,其实也可以达到不错的锻炼效果,毛巾也可以是一件非常好的锻炼工具。中医认为脾统血、主四肢和肌肉。这套毛巾拉伸操可以有效锻炼肌肉,并刺激脾脏,提升脾脏功...
关键词:脾脏功能 锻炼效果 血液循环 脾统血 代谢作用 健身房 就地取材 毛巾 
桑白皮论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年第1期166-166,共1页
中者中州脾也,脾为阴气之原,热则中伤;桑皮甘寒,故主伤中。五劳者,五脏劳伤真气也;六极者,六腑之气虚极也。脏腑俱虚,所以肌肉削而羸瘦也。其主之者,桑皮甘以固脾气而补不足,寒以清内热而退火邪,邪气退而脾阴充,脾主肌肉,自然肌肉丰而...
关键词:脾主肌肉 血脱 阴气 脾统血 伤中 甘寒 羸瘦 五劳 
以脾统血理论为指导的归脾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及机制分析被引量:5
《辽宁中医杂志》2020年第11期138-141,共4页尚杰云 李素领 
目的研究以脾统血理论为指导的归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PHT患者7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和38例,均给予抗病毒、护肝及降酶等常规治疗,观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归脾汤 脾统血理论 机制 
气血不足可灸这几个穴位
《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21期57-57,共1页林丽珠 
血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虚会引起全身一系列症状。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三脏都与血液的生成和储存息息相关,故气海、膻中、肺俞、心俞、肝俞、脾俞等穴常常作为养血之要穴。
关键词:气血不足 肝藏血 心主血 脾统血 肺俞 膻中 肝俞 心俞 
甘草论选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年第20期69-69,共1页
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骨软。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矣。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
关键词:脾主肌肉 脾统血 肺主气 肾主骨 肝主筋 平肝 邪气 万物之母 
吃大枣补脾胃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20年第3期17-17,共1页曹聪 
有一位消化不好的患者,听说大枣可以养脾胃气血,但吃了之后不但效果不好,反而脾胃更加不舒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枣,味甘性温,较为平和。其重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补脾,二是养胃。中医认为,脾统血,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因此吃大枣能够...
关键词:后天之本 补脾胃 脾统血 养胃 不良反应 大枣 运化 
“脾裹血”功能与实质的现代释义被引量:9
《北京中医药》2018年第3期240-242,共3页刘雅峰 王佳 高宠 陈信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531705)
经考证历史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难经》中提出的"脾裹血"是"脾主统血"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基石。"脾裹血"既是人体解剖与形态结构的集合体,又是人体生理功能的表达体。基于上述特征,"脾裹血"可释义到现代医学脾脏功能上,即脾储藏血...
关键词:藏象 脾脏 脾裹血 脾统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