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作品数:2843被引量:7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庆李艳刘国宇阎立钦刘安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藏инв.№2522西夏文《修菩提心》考
《西夏研究》2023年第1期62-72,共11页郭垚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夏文献中的藏语仿译词研究”(项目批准号:22CYY046)的阶段性成果。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инв.№2522《二十一种行》中第六修法《修菩提心》受藏传佛教影响,为西夏后期的密教译本,是异于节怛哩所著《发菩提心及常做法事》和裴休纂集《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的又一菩提心修法文本,部分内容与黑水城和拜寺沟...
关键词:《修菩提心》 回向偈文 释读 
敦煌藏文《入菩萨行论》版本特征及价值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153-162,共10页索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藏文伦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BTQ033)阶段性成果。
《入菩萨行论》(《菩提行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论典,这部论典的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存有部分《入菩萨行论》藏文写本,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这部论典的形成史以及汉藏佛经文献的比较提...
关键词:入菩萨行论 菩提行经 敦煌藏文写本 
论禅学的中国智慧被引量:2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269-283,共15页赵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古后期佛教般若范畴与美学流变研究”(13BZW014)的阶段性成果。
禅学是具有悠久文化渊源与文脉传续的思想系统。中国禅学在佛教禅修基础上形成,通过中国化改造,创立了有师承传授特色的中国禅宗流派。唐中叶至宋代,中国禅宗南宗峰高浪涌,演化有"五家七派",其禅理深湛,形式活泼,构成中国古典时代奇伟...
关键词:禅学 中国智慧 心性 诗化意境 菩提 理事圆融 
数珠与菩提:佛教数珠的使用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3期119-128,共10页李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印度古典梵语文艺学重要文献翻译与研究”(18ZDA286)。
数珠,或称佛珠,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数珠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佛教的法物。人们相信珠子来自佛陀成正觉的菩提树,故其珠称菩提子。大足地区独特的数珠手观音,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数珠大多由观音持捻?本文从印度宗教植物观念入手,...
关键词:数珠 佛教 观音 湿婆 
四种《大身咒》齿音声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语文研究》2021年第2期53-59,共7页余柯君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金刚智、善无畏梵汉对音谱与汉语中古音研究”(项目编号:19VJX109)的资助。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是持明密教密咒的重要经典。唐贞观年间的智通、活跃于武周及中宗时期的菩提流志、开元年间的金刚智都曾翻译过此经。敦煌遗书P.3920也抄有此经,抄写时间约为公元9-10世纪,其流行应在金刚智本之后。...
关键词:《大身咒》 智通 菩提流志 金刚智 敦煌遗书P.3920 齿音声母 对音 比较 
谭嗣同“度社会”佛学政治观之探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7-50,共14页沈雅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视域下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现代化路径研究”(14AZD092)。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一直未被充分阐释,其佛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也留有空白,这些问题对全面理解谭嗣同思想十分重要。阅读《仁学》可发现其中蕴含丰富的佛学观念与政治思想,佛学为其政治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菩提心”与心力论贯穿政治...
关键词:谭嗣同 佛学政治观 菩提心 心力 
四种《大身咒》浊声母比较研究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20年第6期690-704,767,共16页余柯君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项目“金刚智、善无畏梵汉对音谱与汉语中古音研究”(项目编号:19VJX109)的资助。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是持明密教千手观音法系列佛经中的重要经典。贞观年间的智通、武周及中宗时期的菩提流志、“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都曾翻译过此经。在抄写于公元9—10世纪之间的敦煌遗书P.3920A所载的此经中,...
关键词:大身咒 智通 菩提流志 金刚智 P.3920A 
论宗喀巴对菩提心法门的诠释和构建
《中国佛学》2020年第2期247-269,共23页徐东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宗喀巴传记文献整理挖掘翻译及其精神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29)子项目“宗喀巴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菩提心原意为发菩提心,即发上求无上佛道、下化无量众生的愿心,是大乘佛教最初一个基本的概念。但是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菩提心的含义不断丰富和扩展。大乘佛教空、有两宗诸大论师如龙树、无著、世亲、寂天、莲花戒、阿底峡等均对佛说...
关键词:菩提心 宗喀巴 藏传佛教 
菩提迦耶佛陀安住七遗址考
《五台山研究》2020年第3期25-31,共7页周洁 Arun kumar yadav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唐西域记·摩羯陀上篇》所载印度佛教遗址的勘察与研究"(17CZJ026)中期成果。
在佛陀成道后到初转法轮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一般认为,佛陀安住了几个7天的时间.这段时间留下的遗址,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迄今为止,几处遗址的位置勘定仍存在诸多问题,现依据汉、藏、巴利文原典,着重对此进行...
关键词:菩提伽耶 七遗址 佛陀 
西藏林周县杰拉康帕拉风格石雕造像与碑刻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藏学学刊》2020年第1期81-99,353,354,共21页夏吾卡先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考古学一般项目“公元7-12世纪西喜马拉雅地区涉藏文物遗存的考古学研究”(18BKG032);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境内丝路南道上吐蕃遗存的调查整理与研究”(18YJC78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拉康位于拉萨市北部约80公里处的林周县春堆乡拉岗村,1012年由尚那囊·多吉旺秋(■976-1060年)创建。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7年底,陆续在强康大殿的废墟中发现了几件具有明显帕拉艺术风格的石雕造像以及几件碑刻。印度学者罗睺罗(1893-196...
关键词:石刻造像 杰拉康 多吉 藏文文献 菩提伽耶 帕拉 东印度 林周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