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思想

作品数:24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凯刘韶军罗凤华徐晓宇吴轶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史》《大庆师范学院学报》《读天下(综合)》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智时代的生命“物化”风险及其规避——庄子“齐物”思想的教育启示被引量:2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6期1-8,共8页鲁子箫 王立平 
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传承与转化研究”(项目编号:NWNU-SKQN2023-06)研究成果。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变革和个体生命发展,与之相伴,技术理性对本体性的遮蔽导致生命工具化、客体化、机器化、物欲化加剧,人的精神主体被消解,生命“物化”的风险显现。“物化”的根源是“物我”关系的错置。庄子“齐...
关键词:数智时代 教育数字化 生命教育 “物化” 庄子 “齐物”思想 
多元性与普遍性的弥合--章太炎以“齐物”解构“公理”的后果
《政治思想史》2024年第2期61-77,197,198,共19页何刚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徐光启会通儒学及当代价值研究”(20CZX031)的阶段成果。
章太炎在与《新世纪》派论战的过程中,深感“公理”对于个体的压制。他从“公理”观念形成的认识论基础与话语霸权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齐物”思想取代“公理”的观点。为了避免“齐物”观念同样面临从认识论层面被解构的风...
关键词:章太炎 “齐物”思想 公理 多元性 普遍性 
“齐”与“不齐”:庄子的“齐物”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24年第3期97-108,共12页姚裕瑞 
庄子的“齐物论”既不是只强调共同性而否认差异性的同一论,也不是主张取消一切界限和标准的相对主义。在庄子看来,世俗所谓的价值和正当性,无不是基于某种特定立场或主观视角而产生的偏见。价值可以是多样的、不同的,人们的视角也应该...
关键词:庄子 齐物 相对主义 
莫言文学创作中的“齐物”思想
《当代文坛》2023年第6期120-126,共7页宗玉玉 
莫言以道家“齐物”思想作为叙事作品的深层结构,通过动物叙事泯灭善恶是非的标准,以零度叙事还原出人性/动物性、理性/欲望之间的博弈过程,以散点透视与视角的层迭呈现万物殊异的浑然整体,建立“齐物”下“超人类”的绝对平等,并展示...
关键词:莫言 齐物 平等 超人类 
庄子“齐物”思想的生态审美意蕴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黄炜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
关键词:齐物 吾丧我 自喻适志 生态审美 
从“齐物”思想之演变看庄学的哲学化历程
《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119-124,共6页李凯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庄子》内篇思想与‘静虑’行为之关系研究——以‘齐物’为考察中心”(2017ZDZX02)。
庄子认为,万物间其实没有差异,差异只是人的“成心”所造成的假相,不过,庄子并未交代何为“成心”。这一“齐物”思想的逻辑系统尚不严密,因此,它很难称得上是严格意义的哲学。庄子后学认为,万物间确有差异,但只要能够各任其性,万物便...
关键词:齐物 庄学 哲学化 
试论“生命共同体”理念与庄子的“齐物”思想
《新西部》2020年第9期91-92,共2页毛文杰 
2018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技术价值转向研究》(项目批号:CX2018B680)。
文章阐释了庄子《齐物论》"天人合一"的内涵:同一、平等、相通;"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强调人与自然是个整体,是命运休戚相关的团体。作者认为"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内容上,"...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 庄子 齐物论 继承与发展 
试论庄子的“齐物”思想
《读天下(综合)》2020年第14期0266-0266,共1页吴扬帆 
当今人类心理问题、环境问题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庄子“齐物”思想内涵的分析,了解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并对生态、心理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齐物 齐物我 齐万物 
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
《萍乡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49-51,共3页陈艾迪 
《齐物论》首段中"吾丧我"开启该本篇的基本思想--齐物,万物不齐既是一种物理状态,更是人的心理状态,即"成心"。我的"成心"将是非、彼此、物我对立,从而发生冲突、斗争,生命之本心因此丧失。为回归本心、游心于道,《齐物论》提出"明""庸...
关键词:《齐物论》 吾丧我 成心 本心 
庄子齐物思想研究
《书摘》2018年第4期98-98,共1页李凯 
对于庄子的“齐物”,前人主要有两种诠释:一种诠释由向秀、郭象肇其端,认为万物确有差别,但只要充分实现各自天性,那么,万物便都可自得其乐;另一种诠释源于支遁,认为万物其实无差别,差别只是主观的假相。以上两种诠释在《庄子...
关键词:《庄子》 齐物思想 诠释 差别 万物 向秀 郭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