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逝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国民李剑清庄筱玲管春梅詹冬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现代交际》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贾平凹的怀乡之情和迁逝之悲
《现代交际》2016年第12期92-93,共2页王晓雪 梁海 
在中国当代文坛,贾平凹是一位创作力非常旺盛的多产作家,故乡是他文学情感的溯源地,对故乡、故事、故人的回忆,以及对城市文明的反思,是他一贯的创作主题。考察作家本人的生活习惯、文学追求和作品表达的主题,可以发现贾平凹创作的情感...
关键词:贾平凹 古典诗学 怀乡之情 迁逝之悲 
郭象对魏晋文人时间意识的玄学思考——兼论当代青年超越迁逝之变的智慧被引量:4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40-46,共7页刘国民 
2014年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般项目"时间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表现"(课题编号:1890080337)的研究成果
郭象认为,在断裂的时间之流中,生死之变、事物之变、人生前后情境的变化不能相通和理解;主体要"忘先后之所接",忘记前境、后境,而完全沉浸于当下情境中;"见独",即在时间上割断当下情境与前后情境之间的联系,保持知觉对当下情境孤立化和...
关键词:魏晋文人 郭象 当代青年 超越迁逝 
论建安诗文的“迁逝”之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123-129,共7页刘国民 
建安诗文的空间迁逝之悲非常突出,其主要原因有三: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很封闭的,人们安土重迁、安居乐业的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宗法制社会,看重具有血缘关系的伦理亲情,植根于故土,情深于亲人;...
关键词:建安诗文 迁逝之悲 时间迁逝 空间迁逝 
生离死别之痛 生命迁逝之悲——《文选》赋体“哀伤”类作品解读被引量:1
《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3期97-104,共8页王德华 
《文选》卷十六赋体"哀伤"类共收录五家七篇作品,即司马相如《长门赋》、向秀《思旧赋》、陆机《叹逝赋》、潘岳《怀旧赋》和《寡妇赋》、江淹《恨赋》和《别赋》。从七篇作品来看,其"哀伤"情感主要指与亲朋的生离死别之痛以及由此...
关键词:作品解读 《文选》 哀伤 赋体 生命 《长门赋》 《思旧赋》 司马相如 
《芜城赋》:幻灭之城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5期121-123,共3页庄筱玲 
鲍照的《芜城赋》交织着两种视角:一种是传统的京都大赋的视角,极力刻画城市的繁华和中心位置,将城市作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另一种视角则是汉魏以来文学中常见的对人世无常的观照,这座天命之城最终无法逃过盛衰的轮回。城的故事隐喻着...
关键词:鲍照 《芜城赋》 京都大赋 迁逝之悲 
晚唐怀古诗的迁逝意象分析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张绪平 
晚唐怀古诗把古代哲学的迁逝意识和历史融合成迁逝意象,具有历史理性和情感性统一的特点。其把自然的时间流逝和社会人事的变迁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勾勒历史迁逝的完整轨迹,表现了轮回过程,揭示了迁逝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性规律,...
关键词:怀古诗 迁逝意象 历史理性 
浅谈生命悲剧意识——试论魏晋诗文的“迁逝之悲”
《科学教育》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孔令君 
对生命的悲剧性和生命悲剧意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魏晋时期诗文中的"迁逝之悲"便是悲剧意识的一种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几位代表诗人及其诗作的简单分析来探讨魏晋诗文的"迁逝之悲"。更希望以此来加深对于生命悲剧意识的理解。
关键词:魏晋诗文 迁逝之悲 悲剧意识 
迁逝与对抗——汉魏儒家“不朽”论及其文学精神被引量: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0-133,共4页詹冬华 管春梅 
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1819)
汉魏时期,兵燹战乱所造成的"大死亡"进一步激发了儒家士人原本非常敏感的时间意识。时间迁逝的直接效应是生命的迅速衰朽并被无情褫夺,这引发了个体生命时间意识的醒,而这也构成了"人的自觉"的内在动力。在"立功"和"立言"的悖离中,儒家...
关键词:儒家 时间意识 迁逝 不朽 立言 文学精神 
陆机的天道疏离感被引量:3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李剑清 
将陆机对个体生命超越放置在天道本相之中,考察他面对天道与个体生命的疏离时,选择克服焦虑、超越个体生命的方式,彰显作为世族文人在亡国败家后超越天道疏离方式的意义。
关键词:迁逝 疏离 消弭 体认 个体生命 陆机 
试论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迁逝之感和乡愁情结被引量: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43-46,共4页杨蕾 
白先勇自觉地追求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短篇小说中浸透着沉重的历史迁逝感和浓烈的思乡之愁 。
关键词:白先勇 短篇小说 迁逝 乡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