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

作品数:277被引量:25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郭净丹增次仁万代吉尕藏扎西苏蓉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藏族羌姆面具的多元文化特征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郭小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项目“馆藏青海藏族面具研究”(项目编号:GBKX2021Y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藏族羌姆面具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所创造的文化艺术产物,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西方文明文化交汇点的造型艺术,无论其历史成因或美学特征上都具有多元化的属性。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近代藏族羌姆面具,解析其受...
关键词:青海 藏族 羌姆 面具 多元文化 
德格地区格萨尔嘎尔羌姆的历史渊源与传承现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甲央齐珍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格萨尔》刻本及其馆藏研究”(项目编号:23VJXG047);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叙事与当代阐释”(项目编号:MWS202403);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项目编号:DF2023YS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格萨尔嘎尔羌姆舞蹈起源于德格佐钦寺。作为《格萨尔》史诗的表现形式之一,格萨尔嘎尔羌姆以格萨尔王和岭国文化为主题,以出场顺序和线路的符号为曲线图,借助视觉艺术呈现出格萨尔王及其他英雄形象,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在分...
关键词:德格地区 格萨尔嘎尔羌姆 舞蹈表演 历史渊源 传承发展 
从“甲羌”在“羌姆”中的展演看汉藏往来的记忆共叙--以康区白玉寺“莲师羌姆”为例
《西藏艺术研究》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卢茜 
白玉寺莲师“羌姆”凭借对“甲羌”的周期性展演,完善了自身宣扬佛理,整合僧俗,聚揽信众的宗教仪式功能,而围绕着“甲羌”的来源,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记忆。文章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
关键词:甲羌 羌姆 康区 汉藏交流 文化记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羌姆舞织锦百衲大袖衣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张毓雯(图/文) 
“羌姆”是藏传佛教寺院舞蹈中的一门综合性宗教艺术,起源于八世纪藏传佛教主要奠基者莲花生大士在桑耶寺创编的"金刚舞",至今仍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北京等地藏传佛教寺院传承发展。羌姆舞融合了舞蹈、音乐、服饰、面具...
关键词:藏传佛教密宗 藏传佛教寺院 北京服装学院 仪轨 金刚舞 羌姆 桑耶寺 莲花生大士 
贸易空间的表述与实践:西藏山南“拉康加羌姆”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万代吉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族民间仪式舞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9MZ084。
“拉康加羌姆”是俗人表演的法舞,是一部神圣与世俗共存的展演,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典型表现。整个仪式结构以独特的地理方位“枯廷拉康”为物质基础生产了一个具有象征性质的“空间实践”;以“卵(鸟)生宇宙”,“矮人”等情景完成了秩序...
关键词:拉康加羌姆 贸易空间 情景剧 表述空间 
《格萨尔》戏剧文化的起源、类型与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索加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格萨尔史诗在我国十三个民族中的流传与融合互鉴研究”(23XZW028)。
藏传佛教的“羌姆”和藏族民间戏剧、说唱故事的历史久远、流传广泛,能体现藏族姿态艺术的精粹。史诗《格萨尔》产生的年代大概是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晚于藏族“羌姆”和民间藏戏、吐蕃早期说唱表演“仲”等,特别是《格萨尔》戏剧晚于...
关键词:《格萨尔》 戏剧 羌姆 藏戏 
什巴嘉姆和她的二十七个女儿
《西藏艺术研究》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卡尔梅·桑木丹 供邱泽仁(译)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苯教藏文文献中的孔子形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BMZ066)。
什巴嘉姆在苯教的神祇中扮演者女性主神的地位,她常以不同的幻身担任各种神灵的伴侣,同时也是苯教护法神尊。文章通过介绍以什巴嘉姆为原型的苯教羌姆来阐述辛钦鲁噶和玛顿世增发掘的三部苯教忿怒仪式伏藏文本中的相关羌姆内容,认为200...
关键词:苯教 什巴嘉姆 伏藏 苯教羌姆 
且听梵音——藏传佛教觉囊派金刚鬘羌姆考释
《中国音乐》2023年第6期61-68,78,共9页杨屹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格斯尔〉版本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ZD278)的阶段成果。
觉囊派崇“他空见如来藏”显宗见地,奉“时轮金刚六支瑜伽”密宗圭臬,独树于藏传佛教诸教派之林。本文研究对象为觉囊派金刚鬘羌姆,研究内容牵涉咒(咒语■)、谱(羌姆移■)、乐(曲调■),如历时文本层面“咒—咒”关系、“咒—谱”关系,...
关键词:觉囊派 金刚鬘羌姆 羌姆移 
以“羌姆”看藏族文化传承——以青海黄南州为例
《尚舞》2023年第15期123-125,共3页杨吉加 
阿坝师范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青年项目“以‘羌姆’看藏族文化传承——以青海黄南州为例”(编号:ASC21-21)。
青海黄南州是我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藏族文化繁盛,而“羌姆”则是藏族文化的代表。文章基于此,首先简要介绍了“羌姆”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继而从寺院内部传承、社会传承两个方面分析了“羌姆”的传承方式,总结归纳了“羌姆”传...
关键词:黄南州 “羌姆” 藏族文化 
“阈限”与“交融”视域下的“拉康加羌姆”
《西藏艺术研究》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万代吉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族民间仪式舞蹈研究”(批准号:19MZ084)阶段性成果;山南市重大招标项目“山南社会经济文化调查研究”子课题“西藏山南舞蹈文化研究”成果。
“拉康加羌姆”是“拉康娘曲边贸会”的开场节目,建立了一个时间之内外,社会关系之内外的“阈限”阶段,把分属不同区域的人群聚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在一起达成共识、完成交易。“拉康加羌姆”总共6场展演,生产了一个具有“阈限”与“交融...
关键词:拉康加羌姆 阈限 情景剧 交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