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

作品数:77被引量:1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东杰刘晓明汪林茂李宇明和继全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文字改革对汉字的误解及其危害性兼及意外收获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5期21-28,共8页高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与汉字、汉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简字汉语本质上是一种口语性的,极简陋而又浅显的语言,它不能表达中国古代复杂的思想,对于西方的科学表述更是无能为力。清末有人主张先学简字然后再学汉字,或者小时候学简字...
关键词:清末文字改革 汉字切音字 汉字简字 白话文运动 
清末“切音字运动”的汉字繁难理论与教育普及观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刘晓明 刘玮 
河北省教育厅2024年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语言类研究生复合创新人才梯度型培养模式研究”(YJG-2024041)。
清朝末年,中华民族危于累卵,变革图强成为困厄时代的核心旋律。汉字繁难是阻碍教育普及的重要原因,选择表意或表音何种文字作为教育普及的基本工具、如何处理迫在眉睫的扫盲教育与渊懿浩博的国粹传承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考验民族智慧的...
关键词:“切音字运动” 汉字繁难 教育普及 
来华西士的汉语教科书与清末语言变革——以莫安仁的《官话汇编》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3-92,177,共11页凤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汉语观之变迁及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1YJA751007)。
英国传教士莫安仁的汉语教科书《官话汇编》是重新理解和思考近代来华西士的汉语实践和晚清切音字运动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代表。莫安仁在《官话汇编》中表现出对戴侗《六书故》及其汉字观的高度欣赏,并充分吸纳了其“因声求义”的...
关键词:切音字运动 汉语教科书 现代官话 《官话汇编》 莫安仁 
比较视角下清末民国三个汉字拼音运动的实践历程与改革目标
《汉字文化》2024年第7期1-3,共3页徐静 
汉字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清末民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汉字拉丁化运动影响深远,它们分别以言文一致、语言统一和记录大众语为各自的目标。对比三个汉字拼音运动的实践历程和改革目标,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拼音化的政...
关键词:汉字 拼音化 切音字运动 国语运动 汉字拉丁化运动 
近代越南汉籍《儒林音字贯通》注音符号体系研究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148-164,共17页柯妍 李焱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近代东西方拉丁化注音文献的二百年来粤语方音系统及演变研究”(21AYY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域外汉籍珍本丛刊·越南篇》收录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人吴达邦编纂的《儒林音字贯通》一书,是近代珍稀的域外汉籍。《贯通》具有广东九江粤方言韵书、切音字方案的双重性质。该书注音符号体系较有特色。一方面,作...
关键词:《儒林音字贯通》 吴达邦 粤方言 罗马字拼音 切音字方案 
论“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之演变
《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林翔 
中国古今之“方言”概念并非简单的语义递承。结合词汇史与概念史的研究方法考察方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确立过程发现,直至切音字运动期间,在关于统一国语的讨论中,方言才逐渐具备现代含义,表示民族国家的语言之地方变体。不过,由于清末...
关键词:方言概念 国语 切音字运动 言文一致 现代方言学 
语文课的开端
《新民周刊》2022年第34期77-77,共1页苗炜 
1899年前后,康有为的一个弟子提出了问题,小孩子以《三字经》开蒙以四书开蒙,七八岁小孩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不明白,不就是变得更蒙味了吗?当时的儒生不会反对旧学,但知识界有共识,四书五经的文字太深奥了,应...
关键词:《三字经》 大学之道 明明德 语文课 切音字 认字 知识界 四书五经 
清末切音字运动的语音中心论与国家主义倾向--以卢戆章和王照为中心
《宜春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86-90,共5页周雅春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近代白话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ZGW17117)。
清末切音字改革是国语运动的先声,卢戆章、王照是这场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受到了欧西语音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强化汉语的“声音”属性,倡导切音新字,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字话一律”的统一国语,以实现“国之富强”的政治愿望。这种...
关键词:切音字运动 语音中心主义 国家主义 卢戆章 王照 
建国初期语文改革对切音字运动的扬弃与发展
《语言与翻译》2022年第1期34-40,共7页姜晓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18JZD0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文现代化创新发展研究”(21STA031)。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领导开展了语言文字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通过分析建国初期语文改革对清末兴起的切音字运动在动因、目的、实现方式等方面的扬弃与发展,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推进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建国初期文字改革 切音字运动 扬弃与发展 
清末切音字方案《拼音代字诀》析论——与《汉语拼音方案》比较为基础
《汉字文化》2020年第20期1-4,共4页马建民 买尔旦江·麦麦提依明 
田廷俊的《拼音代字诀》方案是清末众多汉字改革方案之一,特色鲜明,但历来没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此方案所有拼音字母都用简单的汉字笔画,拼音制度则两拼三拼兼备,是两拼制向三拼制过渡的中间类型。方案的语音基础为湖北江...
关键词:拼音代字诀 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 拼合规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