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

作品数:3697被引量:296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戚学民戴逸王绪芬刘文鹏常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清史《续文苑底稿》广东文士记载的形成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23-135,共13页戚学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清史《文苑传》与清代文史书写研究”(项目号21FZSB06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清史《文苑传》等正史类传对广东学人的记载,是岭南文化影响扩张的一个重要事件,但因相关档案深藏内府,无人知晓。通过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续文苑底稿》等清史档案,可大致还原清史《文苑传》对岭南文士记载的形成过程。广东文人群...
关键词:清史《文苑传》 《续文苑底稿》 广州府《采访册》 缪荃孙 
论姚永朴《文苑列传》对桐城派史的书写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23年第4期132-140,共9页戚学民 唐铭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清史《文苑传》与清代文史书写研究”(21FZSB069)的阶段性成果。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而历时百年的清史《文苑传》纂修形成的多个过程稿,有对桐城派史的系统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国史馆和清史馆全宗中的姚永朴所撰《文苑列传》,此传展示了姚永朴对桐城派史的纂述之功。姚永朴增立了戴...
关键词:清史《文苑传》 《文苑列传》 桐城派 姚永朴 
奋进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路——戴逸与清史研究访谈录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48-58,158,共12页张建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项目编号:LSYZD21013)的阶段性成果。
戴逸,1926年生,江苏常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今,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史学会第四及第五届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务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清史研究 中国史学会 简明清史 终身成就奖 名誉所长 中央文史研究馆 中国图书奖 
清季历史教科书的双重认同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70-86,158,159,共19页李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AZS012)的阶段性成果。
自清季开始,历史教科书成为立足民族国家立场书写王朝历史的重要载体,其中尤以对清代历史的叙述为典型。清季的历史教科书,既突出王朝特性,又具有民族国家色彩,力求实现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双重认同目标,但这也导致教科书编写中出现某...
关键词:王朝国家 民族国家 历史书写 清季历史教科书 清史 
“大清帝国”概念流变的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2期20-31,共12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自14世纪以来便将古代中国描述为“empire”,日本人自19世纪初开始称清朝为“帝国”,但清政府在1895年之前从未使用这一称号。“大清帝国”是在中日交涉过程中出现并首先为李鸿章接受的“和制汉语”。此后,清政府虽偶尔使用,但主...
关键词:大清帝国 “新清史” 帝国史 中外关系 
曾昭吉:晚清本土型军工技术专家的典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5-112,共8页赵可 刘宝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研究”(18BZS081)。
曾昭吉是晚清一位自学成才、成绩卓著的军工技术专家。他铜匠出身,自学诗文,热衷于近代科学技术,因参与《衡阳县志》的地图测绘工作而与王闿运相识并被其收为弟子,与张登寿、齐白石共称为“王门三匠”。他先后在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
关键词:晚清史 曾昭吉 王闿运 军事工业 本土型技术专家 
明清史的大时代特征与明清史研究基本问题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5,208,共16页赵轶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研究”(20AZS008)。
明清中国处于人类历史深刻转变的“大时代”,中国自身历史主题与全球历史变迁主题交融纠结,呈现空前复杂局面。研究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现代性发生、帝制时代收结、中华文明内聚运动构成基本问题系列。现代性起源研究需对现代性本...
关键词:明清史 大时代 现代性 帝制 文明聚合 方法论 
明清史宏观研究的问题意识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7期98-107,282,共11页赵轶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S008)。
史学界流行对“宏大叙事”的批评之后,不久兴起对“碎片化”的批评,历史学的宏观研究随之沉浮,而其间学理却并未经过足够清晰的探讨。历史上既然有宏大之事,宏观研究自为必要。应该反省的“宏大叙事”是那种一度盛行的夸大历史统一性的...
关键词:明清史 宏大叙事 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 
“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与医史的承启书写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3期22-35,M0003,共15页冯玉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18ZDA175)的阶段性成果。
由夏孙桐撰写的《清史稿》医者传“以类为先后”,“具述授受源流”,在人物传记的主脉之下,隐含着两大书写重点:一是疾病医学知识的叙述,如温病学、伤寒学;二是注重突出地域医学,如吴中医学、钱塘医学。《清史稿》作为正史书写强化了温...
关键词:《清史稿》 医史 夏孙桐 陈邦贤 
作为方法的边疆——《北纬四十度》的文明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7-43,共7页杨姿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与研究范式转型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1BZW142)。
《北纬四十度》有意识地与“新清史”对话,在长时段视阈中呈现出特定区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以此确立中国文化的复合结构;同时,也对传统史学进行反思,建构了互为主体性的认知逻辑,指出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的共存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作...
关键词:对话“新清史” 互为主体性 区域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