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作品数:12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南卫伟刘彦明田伟白蕾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江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化学传感器》《分析试验室》《色谱》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喹吖啶酮修饰微孔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检测铜离子被引量:2
《分析试验室》2022年第12期1538-1544,共7页张通凯 刘凤玉 宁洪侠 陈萌 李福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72011,22078049)项目资助。
以喹吖啶酮(QA)为发光母体,2,6-吡啶二羧酸(PDC)为吸附基团,合成有机染料QA-PDC2。将该染料修饰在微孔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致化学发光(ECL)电极。研究发现,在pH 7.0,共反应剂K_(2)S_(2)O_(8)浓度为0.08 mol/L时,IT...
关键词:喹吖啶酮 电致化学发光 定量检测 铜离子 
新型钌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检测铜离子被引量:3
《分析试验室》2020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李梦媛 胡婉汝 宋启军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51502115)资助。
合成了一种具有咪唑结构的多吡啶钌配合物RuL([Ru(bpy)2(Hidip)](ClO4)2)作为新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试剂。通过对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进行解析,证明合成的配合物即为目标产物,并对其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铜离子可以选择性地猝灭RuL-TP...
关键词:钌配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铜离子 猝灭 
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化学传感器》2015年第4期17-24,共8页归国风 宋鹏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黔教合KY字[2015]388);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青年项目(黔教合KY字[2015]4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XDJK2014C001);贵州省煤基新材料工程中心(黔教合KY字[2012]026号)
适体是一类体外筛选的RNA或DNA寡核苷酸片段,其可与目标分子高效、高特异性亲合。与抗体相比,适体具有独特的优点-耙分子范围广,适体可以与低分子量的有机或无机物质以及大分子(如酶、蛋白质)等多种目标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该文基于电...
关键词:适体 传感器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识别分子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分析化学》2012年第2期328-329,共2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SNP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平均每500~100...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人类基因组 遗传疾病 序列多态性 SNP DNA 标记物 
核黄素在镀铂铅笔芯热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被引量:4
《分析化学》2011年第12期1898-1902,共5页吴爱红 孙建军 吴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775015和20975022)资助项目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作了镀铂铅笔芯热电极(Pt/HPGE),用循环伏安法(CV)及扫描电镜(SEM)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此电极具有价廉易得、重现性好及温度响应灵敏等特点。在此电极上研究了核黄素(RF)对Ru(bpy)32+-C2O42-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猝灭作...
关键词:镀铂 铅笔芯 热电极 核黄素 电致化学发光 
毛细管电色谱-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林肯霉素类药物的研究
《分析化学》2009年第A02期229-229,共1页史静静 陈清华 张晓伟 林旭聪 谢增鸿 
本文系国家863计划(No.2006AA092161),福建省科技项(Nos2007Y0062,2008Y0051,2008Y2004)资助
林肯霉素类抗生素属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肾毒性和致聋性,对其用量必须严格控制。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分光光度法。
关键词:林肯霉素 化学发光检测 毛细管电色谱 药物 气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 氨基苷类 测定方法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保泰松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被引量:3
《化学学报》2009年第14期1615-1620,共6页陈毅挺 何伟文 林棋 娄本勇 陈国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735002;205750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8J0164);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No.2008F3081);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Nos.JB07168);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开放项目(No.FS06004);福州市科技项目(No.2007-Z-81)资助项目
基于保泰松对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使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保泰松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结果表明,当发光试剂联吡啶钌的浓度为1.0×10-5mol/L时,在0...
关键词:保泰松 联吡啶CT 电致化学发光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灵敏检测毒品类生物碱及在尿样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刘彦明 田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5056);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批准号:2005126)资助
A new approach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hylephedrine hydrochloride(ME),thebaine,codeine phosphate(CP),and acetylcodeine(AC) was established by CE-ECL with ionic liquid(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毒品类生物碱 离子液体 尿样分析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法分离测定中药马尿泡中的托烷类生物碱成分被引量:22
《色谱》2008年第2期223-227,共5页任小娜 马永钧 周敏 霍淑慧 姚俊丽 陈慧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ZS051-A25-097)
以铕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Eu-PB)化学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法对4种托烷类生物碱成分(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和樟柳碱)进行了分离检测。考察了氧化电位值、运行缓冲液酸度、盐浓度和甲醇含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修饰电极 托烷类生物碱 马尿泡 
生物活性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被引量:7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第4期66-74,共9页陈国南 林振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0 1 750 0 5)资助项目
电致化学发光是通过电极上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发光 ,因此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是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不但保留了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固有的优点 ,同时...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体 HPLC 分离检测 保留 应用价值 灵敏 电致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反应 电化学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