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区

作品数:121被引量:23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石学法陶春辉叶俊王叶剑杨耀民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冲绳海槽中部热液区地形复杂度研究
《海洋测绘》2023年第6期38-41,共4页李金洋 张建兴 栾振东 阳凡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858201;41949582)。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综合考察船在冲绳海槽中部热液区采集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数据,建立地形复杂度综合分析模型,利用窗口序列分析法以及均值变点分析法,分析了冲绳海槽中部热液区的地形复杂度。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平均地...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复杂度 海底热液区 冲绳海槽中部 
冲绳海槽唐印和第四与那国热液区热液产物中烷烃组成和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5期181-189,共9页黄鑫 李隆威 王汶卓 王昱淏 陈帅 康语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沉积记录的冲绳海槽北部热液活动史和热液物质贡献研究”(4200606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热液/冷泉区岩浆物质贡献与流体化学过程”(XDB4202040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冲绳海槽北部沉积记录对热液活动物质贡献的指示”(MGE2021KG04),“碎屑组分和生物扰动对加瓜海脊铁锰结壳生长的影响”(MGE2022KG9);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地球化学示范课程”(04020603230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仪(GC-IRMS),分别分析了冲绳海槽南部唐印和第四与那国热液区热液硫化物与热液沉积物中烷烃含量和正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热液产物样品中正烷烃显示出明显的双峰分布,高分子...
关键词:正烷烃 碳同位素组成 唐印热液区 第四与那国热液区 冲绳海槽 
冲绳海槽南部热液区附近柱状沉积物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5期198-213,共16页邓兴渝 曹文瑞 姜明玉 曾志刚 常凤鸣 宋召军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周边沉积物中硫氧化菌多样性及其硫代谢途径的比较研究”(ZR2020MD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太平洋铁锰结核的生物成矿特征及其成矿元素的微生物迁移过程研究”(4197620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MGE2022KG4,MGE2022KG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2013CB429700);泰山学者工程“海底热液系统、岩浆活动、沉积记录与结核结壳研究”(ts201511061)。
近年来,海底热液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环境适应机制已经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层沉积物及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多样性方面,而对柱状沉积物中微生物垂直分布多样性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南部热...
关键词:海底热液 微生物群落结构 柱状沉积物 环境因子 冲绳海槽 
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硬石膏的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曾志刚 陈祖兴 齐海燕 陈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海界面过程和化能生态系统”(42221005),“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岩浆活动及其对热液物质供给的制约”(9195821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热液/冷泉区岩浆物质贡献与流体化学过程”(XDB420204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2013CB429700);泰山学者工程资助项目。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素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
关键词:硬石膏 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热液烟囱体 喷口流体 唐印热液区 
自主水下机器人海底热液区应用综述被引量:2
《机器人》2023年第4期483-495,共13页蔡巍 陶春辉 王渊 吴涛 徐春晖 张国堙 张金辉 陈永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建设基金(K19313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90814,41906174,U19016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08401,2017YFC0306803,2019YFC1408705).
聚焦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海底热液区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用于热液探测的自主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热液区地形地貌探测、水体环境探测、地球物理场探测和样品采集等代表性应用需求,并回顾了中国“潜龙”系列自主水下机器人...
关键词:自主水下机器人 热液区 科学载荷 地形地貌 水体环境 地球物理场 
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控制机理:马努斯海盆为例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8年第5期163-171,共9页马瑶 殷学博 王晓媛 陈帅 曾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052;41476044;41325021;41306053)~~
综述了马努斯海盆热液区构造特征、基底差异,结合马努斯海盆热液区热液活动与构造-岩浆特征,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以及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影响和控制。马努斯海盆位于西南太平洋俾斯麦海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扩张速度最快的海盆之...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弧后盆地 马努斯海盆 PACMANUS热液区 DESMOS热液区 SUSU Knolls热液区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被引量:3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张素萍 张树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30201,XDA1103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6167,41606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
关键词:腹足类 热液区 冷泉区 海山区 展望 从近海到深海 
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旂热液区(49°39′E)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热带海洋学报》2017年第6期71-81,共11页张佳政 周建平 赵明辉 丘学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6064;41730532;91428204);中国大洋协会项目子课题基金项目(Y4GQ05100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MSGL15-03);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SG1501)~~
龙旂热液区(49°39′E)是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上发现的首个活动热液喷口,也是我国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和走向深海大洋的重点研究区域。前期三维层析成像研究成功地揭示了该区的深部结构特征,但仅仅是提供了静态信息...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中脊 龙旂热液区 地震波各向异性 热液循环机制 
基于ROV的近海底地形测量及其在马努斯盆地热液区的应用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7年第3期76-84,共9页马小川 栾振东 张鑫 郑翠娥 阎军 孙大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301)
针对重点的特殊深海研究区(如热液冷泉、洋中脊区域),在船载多波束数据获得研究区大面积地形资料的基础上,有必要选取典型深海小靶区进行高分辨率地形测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保障。根据船载多波束实测数据选取PACMANUS热液区作为靶区...
关键词:地形测量 高分辨率 ROV 热液 马努斯盆地 
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的指示
《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219-221,共3页杨宝菊 曾志刚 刘季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3CB429700)资助的成果
无定形Fe和Mn氧化物以及硅的沉积体广泛分布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和海山等不同地质背景的海底热液区(Binns et al., 1993; Hein et al., 2008; Dekovet al., 2010)。
关键词:氧化物 热液区 同位素特征 热液活动 SR Nd PB 地质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