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精神

作品数:232被引量:24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中江谢树放陈少明朱汉民刘必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政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届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落幕
《鸭绿江》2020年第8期136-136,共1页范得 
日前,由中国残联宣文部和辽宁省残联指导、辽宁阜新市残联主办、《五月花》杂志社承办的“五月花”杯首届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赛共收到投稿作品近3000篇,最终评出一等奖13名、二等奖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2...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辽宁阜新 文部 残疾人事业 五月花 仁爱精神 残联 中华传统 
遂平县政协开办专栏展示委员风采
《协商论坛》2018年第5期60-60,共1页袁文学 张钦政 
为展示委员形象,让更多群众关注政协、了解政协,从今年3月起,遂平县政协与县新闻媒体联合开办了“政协委员风采”栏目。该栏目计划每年选取不同界别、不同岗位的优秀委员15名进行集中报道,重点宣传委员忠于职守的担当精神、立足岗...
关键词:政协委员 遂平县 专栏 媒体联合 担当精神 敬业精神 仁爱精神 慈善捐赠 
弘扬慈善理念 传递无尽心灯--扬州文峰慈善基金会工作经验与展望
《法音》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佛教历来有致力于公益慈善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千百年来。佛陀教导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犹如一盏长明不熄之灯.始终温暖着世间,照亮着人心。在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古城扬州,就有这样一个基金会,弘扬仁爱精神。致力公益...
关键词:慈善基金会 慈善理念 工作经验 扬州 展望 文峰 仁爱精神 公益 
特赦罪犯,彰显法律文明被引量:1
《人民之友》2015年第11期34-35,共2页夏叶 蒋海松 
在古代,特赦体现了皇家恩泽;在现代,特赦体现了法治的制度自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实施特赦,体现了仁爱精神和人道精神。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决定在纪...
关键词:法律文明 人道精神 仁爱精神 矜老恤幼 传统法律文化 老年人犯罪 故意杀人 危害国家安全 黑社会性质 慎刑 
论仁爱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传承
《全国商情》2012年第08X期93-94,共2页许蕤 
仁爱思想中包含着人性自觉、责任意识、利他情感和牺牲精神等多种道德意蕴与伦理精神。这些精神正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在道德体系建立的内容、形式和范畴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研究"仁爱"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传承,了...
关键词:仁爱精神 为人民服务 本质传承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被引量:1
《江苏政协》2011年第11期51-51,共1页张广春 
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体现的是奉献和仁爱精神。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称作是继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后的"第三次分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各界的广泛参与,各地慈善...
关键词: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制度 工资福利 民政部门 捐赠人 仁爱精神 服务精神 处罚制度 资金使用 社会影响 
灾难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52-55,共4页白翠红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08CZ019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封闭凝滞的,而是开放流动的,它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全民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和升华,向全世界展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抗震救灾精神:情理交融的爱国精神、敬畏生命的人...
关键词:爱国精神 人本精神 仁爱精神 担当精神 
用爱收获感动
《上海教育》2010年第15期41-41,共1页张权 
百年期盼,八年筹办,在为期半年的世博舞台上,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的焦点。向世界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全中国人民、全上海市民责无旁贷的使命与义务。作为一名大学生,能通过层层选拔正式...
关键词:中国政府 志愿者 中国人民 上海市民 仁爱精神 世博会 大学生 世界 
21世纪的中国文化:人权理念的普及与仁爱精神的光复
《绿叶》2010年第1期205-211,共7页杜钢建 
国家行为的变化是从国家哲学的变化开始的。今天的中国.旧的国家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的国家哲学正在逐步形成。接受国际人权准则便是新国家哲学基础的奠基仪式。无论从理论转向实际的道路还有多远.新国家哲学的基础一旦奠定...
关键词:中国文化 仁爱精神 人权理念 光复 哲学基础 国家意识形态 国际人权 国家行为 
浅析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的现代化转化
《才智》2009年第5期98-98,共1页陆思琪 赵倩 
一、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传统。西方人主张努力改变课题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他们注重向外探求,以便认识和该在世界,将"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而中国人则强调变化主体以适应客体...
关键词:道德教育 教育传统 价值范畴 中国道德 人类文化 行为方式 生命智慧 西方文化 仁爱精神 精神理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