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

作品数:1444被引量:138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优丁金珠鲍明捷杨喜刚毛东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技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活跃区视角下中式英语的语义分析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4年第5期157-157,207,共2页杨期存 
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产出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语言形式。本文试图从认知活跃区理论出发,从语义认知层面进行分析,探索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发现汉语和英语在活跃区的表征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表征一般隐藏活跃区,而汉...
关键词:活跃区 中式英语 冗词 
中式英语浅析
《科技信息》2013年第36期73-73,77,共2页刘彩霞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飞速发展,英语成为一个国际化通行证。然而,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本论文正是从此入手,进行大量的例证说明,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应对方法 ,从而...
关键词:中式英语 弊病 例证 克服 
从英汉语义结构角度浅析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科技信息》2013年第16期208-208,共1页许渭 
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英语使用学习的时候出现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和英语的语义结构来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翻译 语义结构 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用词的负迁移研究
《科技信息》2012年第34期I0091-I0091,共1页赵中站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能力之一,针对我国目前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问题,作者通过举例探讨了中式英语如何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的用词产生负迁移,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希望能够对莘莘学子们和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写作 负迁移 中式英语 
中介语理论对高职英语学习中中式英语存在必然性的论证
《科技信息》2012年第35期I0292-I0292,I0305,共2页吴洁 
受母语影响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会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体系,即中介语,中式英语即是其中广为英语学习者熟知的一种。中介语理论为依据,本文浅析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中式英语的必然性,并指出其...
关键词:中介语 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 高职英语教学 
常见中式英语探析之多余的修饰词
《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158-158,共1页徐倩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造成中式英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其中的修饰词入手,着重分析由于多余的修饰词而带来的错误的或是不地道的英语表述,包括修饰词的重复、多余的强调词以及多余的限制词,并寻求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式英语 修饰词 强调词 限制词 
大学生英语作文问题分析
《科技信息》2012年第2期204-205,共2页冯掬琳 
作文是很多大学生的弱项,成为各种英语考试中拉开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当前大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英语作文 文章结构 中式英语 语法因素 
大学生中式英语浅论
《科技信息》2011年第36期194-195,共2页黄露 
本文介绍了中式英语的兴起过程以及学界对其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以充足的例证详细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即文化差异、对中文思维模式的依赖和缺乏纯正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量。虽然中式英语表现形式万千,但这三个因素无疑是导致中...
关键词:中式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 成因 启示 
浅析中式英语在高职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启示——以中介语理论为依据
《科技信息》2011年第33期401-402,共2页吴洁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受母语影响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体系。中式英语就是一种典型的中介语。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中式英语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的必然性,并由此提出其对高职英...
关键词:中介语 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 高职英语教学 
小议中式英语的几种常见类别和避免方法被引量:2
《科技信息》2011年第16期153-153,共1页景劭鑫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
关键词:中式英语 词汇 句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