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观

作品数:97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丛彬彬杨彭荔王少军胡小伟胡秋香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文学家贡性之忠义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考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12期85-88,共4页朱春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元代江淮地区知识人群体的社会史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1D212)。
大一统政权元朝统治下的中国为一多元族群社会,各族士人权利义务颇有差异,但元明鼎革之际,绝大多数士人不肯改事新朝,出生于文学世家宣城贡氏的贡性之就是明初不仕二朝的元遗民。宣城贡氏家族以忠孝文学立家,贡性之亦以儒家忠孝思想为...
关键词:元代 贡性之 忠义观念 时代背景 
元代唐兀进士余阙忠义观念研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5期115-119,共5页朱春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元代江淮地区知识人群体的社会史研究”(AHSKQ2021D212)。
元朝是幅员空前辽阔的大一统政权,民族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空前。元末战乱中,唐兀进士余阙孤军戍守安庆城,城破殉国。他的殉节行为受到元廷及其后世明清政府表彰、追封,亦得到元明清诸多士人的凭吊与赞颂。探讨余阙忠义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元代 唐兀进士 余阙 忠义观 
满族遗老金梁与儒家忠义观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5期71-84,M0004,M0005,共16页刘小萌 
学术界对满族遗老金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有不同解读。其中,柯娇燕所持金梁一家的基本特征是“满族认同”的观点影响较大。然而,金梁的家世与金梁家“一门忠义”,以及金梁践行忠义的事迹和其忠义观的形成、金梁效力于逊清小朝廷等事实...
关键词:金梁 满汉关系 儒家忠义观 
道不尽风骨 写不尽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观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30期8-10,共3页张硕 
沈阳市规划课题““三融六域”深度学习提升质量的实践研究”成果。
【师生共读】张老师《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压迫、壮大水泊梁山,以及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揭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热烈地赞扬了梁山好汉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忠义精神。“忠义”二字贯穿整部作品,是...
关键词:梁山好汉 水泊梁山 北宋末年 《水浒传》 忠义观 英雄气概 招安 张老师 
关陕义士与宋金之战
《丝绸之路》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罗志才 沈浩注 
在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统治阶级通过积极倡导儒家忠义思想,并大力嘉奖忠义行为,不但有效改变了五代以来忠义缺失的风气,而且也使得忠义之风渐人心,忠义观念不断深化。因此,忠义之士层出不穷。陕西拉锯战所涌现出的关陕义士正是宋代众...
关键词:宋金战争 关陕义士 忠义观念 
《清史稿·忠义传》入传标准探析——兼论《清史稿》所涉清遗民的忠义观
《史学史研究》2021年第4期26-40,共15页秦翠红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忠义’与《清史稿·忠义传》研究”(项目编号:20FZSB073)阶段性成果。
《清史稿·忠义传》是由《清史稿》总纂之一夏孙桐拟定条例,交章钰具体整理的。对照夏孙桐《拟清史忠义传办法说帖》与《清史稿·忠义传》文本可知,章钰在夏孙桐入传原则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所收人物类型包括:武官勇烈较著、地方文官恪尽...
关键词:《清史稿·忠义传》 入传标准 清遗民 忠义观 
关公信仰中“忠义”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运城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8-14,共7页王崇任 
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00136)。
“忠义”是关公信仰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这一观念形成于南宋时期。三国的武将关羽对刘备极为忠诚,但他的忠诚主要是部曲对豪强的忠心,并没有上升到忠诚于家国的高度。南宋初期,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对抗极为严重,南宋军民开始将关公树...
关键词:关公信仰 忠义 蜀汉正统论 
古典文艺的基因与血脉“忠义”——浅析《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忠义”观念的异同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0期0002-0002,共1页曲相遥 
古典文艺作品大多是集体累世之作,因此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精神冲突与共识的结晶。忠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是众多古典文艺的基因和血脉。《三国演义的》的 “主臣即兄弟”式忠义。《水浒传》的“法权”式忠义三个阶段。而乱世...
关键词:忠义观 局限性 相近性 基础不同 
国家视野下“靖难之役”中解缙的抉择平议——兼论儒家的“忠义”观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陈冬根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解缙及其传说研究”(项目编号:JD1480)。
明初“靖难之役”改变了一大批士大夫的人生轨迹。人们在这场皇权争夺战中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直接改变了其后半生的命运,同时也影响了后世对其所作的历史评价。解缙、王艮、金幼孜、练子宁等一批庐陵籍士子都是这次政治变革的亲历者,最...
关键词:解缙 “靖难之役” “忠义”观 争议性评价 
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现代重构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63-70,共8页孙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水浒戏汇辑整理与研究(18YJCZH157);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水浒传》的叙事伦理与文化传播(13CWXJ01);菏泽学院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水浒戏曲叙录研究(XY18ZD03)。
“忠义”是“水浒”在君主专政时代得以传播的基础。伴随民主、科学、法制等观念大量涌进,传统的“忠义观”逐渐消解,尤其是君主制崩解之后,其基础彻底瓦解,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添加于“水浒”主题阐释之上。同时,“农民”“市民”“游...
关键词:《水浒传》 忠义观 民主 消解 重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