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

作品数:8382被引量:27640H指数:6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兑范绍佳周永章邓雪娇张虹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枝”与“水枝”:历史上广东荔枝品种及分类探析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2年第4期185-192,共8页游凯棣 衷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01)。
荔枝的品种分类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广东虽作为中国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却少有研究关注历史上人们对广东荔枝各品种的命名起源及分类方式的形成缘由。本文通过探究广东荔枝“山枝”与“水枝”分类法的形成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一,广东的...
关键词:荔枝 珠江三角洲 生长环境 分类 
珠江三角洲制造集群网络对技术扩散的作用机理
《广东经济》2022年第6期20-27,共8页左小明 高睿阳 陈彦霖 黄卉 陈安己 金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价值链驱动的中国制造集群网络转型升级机理研究”(20BJY103,项目负责人:左小明);2022-2023学年华南师范大学“挑战杯”金种子培育项目“技术扩散对区域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面向制造集群的实证研究”(22GSKA02,项目负责人:高睿阳);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价值链驱动下中国制造集群网络转型升级路径研究”(pdjh2021b0141,项目负责人:金雯)。
中国制造集群网络经过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主要形式,呈现出以区块特征为主的各类集群网络。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造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尤为显著。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制造集群网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发展...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制造集群网络 技术扩散 
清至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池塘渔业
《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84-92,共9页戴汉廷 衷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0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池塘养鱼业历史悠久。入清以后池塘渔业日益发展,并在清末及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珠江三角洲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塘鱼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珠江三角洲池塘渔业的历史变迁,认为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发...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池塘养鱼业 自然生态环境 宗族 市场 
《朱子家礼》与明清珠江三角洲丧葬礼仪实践——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95-108,127-128,共16页张清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项目编号:15ZDB005)成果之一
《朱子家礼》是明清地方社会礼仪实践的基本依据,但它对4种礼仪的具体影响则有差别。通过地方志文献分析《朱子家礼》改造珠江三角洲丧葬礼仪的效果和困境可以看出,借由地方官员和乡里士人的共同努力,《朱子家礼》改变了民间一些违礼的...
关键词:《朱子家礼》 地方志 丧葬礼仪 珠江三角洲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会减少制造业企业的就业机会吗?--以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企业为例被引量: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12-120,共9页邱玥 何勤 董晓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AGL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化转型成为许多企业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智能化设备代替人类工作者的过程中,新技术是否会带来失业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珠江三角洲部分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智能化升级前后的员工总体数量变...
关键词:人工智能 制造业 就业机会 
基于“退化压力-供给状态-修复潜力”框架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被引量:47
《生态学报》2020年第23期8451-8460,共10页丹宇卓 彭建 张子墨 徐子涵 毛祺 董建权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18VSJ041)。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状态、城市化的生态系统压力以及经济发展支撑生态修复的潜力,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提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融合的空间途径,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与协同治理。基于"退化压力-供给状态...
关键词:退化压力 供给状态 修复潜力 生态修复分区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养分的耦合关系被引量:10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6期77-84,共8页孟妍君 秦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滇桂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估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17BMZ094)。
为了研究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养分的耦合关系,以2015—2018年珠江三角洲滨海红树林湿地、芦苇湿地、碱蓬湿地和互花米草湿地为对象,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
关键词:滨海湿地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0年第6期207-214,共8页衷海燕 林资龙 黄耿 王牧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01);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普通高校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WZDXM005)。
珠江三角洲地区至隋唐时期仍然人口稀少,且集中在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带从事较原始的农业生产,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即可保护农业生产。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始于宋,尤其是南宋以后,大量移民涌入广东,并深入到珠三角地区,从而带动农业景观也从山地...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农业景观 农业生态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津渡变迁研究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年第3期80-89,共10页刘玉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地理视野下的芍陂水资源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研究”(18BZS164)。
明清时期的珠江三角洲河湖密布,津渡是其重要交通方式之一。本文统计了珠江三角洲地方志中的津渡记录,利用ArcGIS可视化等方法,考察了期间区域内的津渡变迁情况。明中后期至清末近400年间,珠江三角洲津渡数量总体呈增加之势,其中清后期...
关键词:津渡变迁 数量、时间与空间 珠江三角洲 明清时期 
传统时代珠江三角洲海岸带沙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适应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20年第1期110-118,共9页周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ZDA201)。
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的滩涂大量被围垦成沙田,这些新围垦地区面临着较多的自然灾害,当地社会在沙田农业经营中,在防灾、减灾以及灾害的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技术和经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适应制度以及负责灾害应...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沙田 水稻 洪涝 台风 咸潮 社会适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