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次琦

作品数:65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纹华杨翔宇杨翔宇白红兵赵志清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深圳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州今古》《社会科学论坛》《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华夏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心学复兴先驱朱次琦的陆王学诠释
《岭南文史》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范根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梁启超与近代岭南的心学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24LN02。
朱次琦是晚清“汉宋融合”的代表人物,主张“学孔子之学,无汉学,无宋学也”。他在孔子之学名义下,积极融合汉宋之学,为“宋学”争取学术地位,在“汉学”独尊的氛围里,他通过“汉宋融合”的方式,提高学术声望。清代中叶李绂之后,陆王心...
关键词:朱次琦 近代心学 陆王心学 汉宋融合 
《朱次琦评传》该怎么写
《博览群书》2023年第7期103-109,共7页张纹华 
三个月前,我收到《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寄来的《朱九江评传》一书。家乡先贤朱次琦(1807—1882)及其门人简朝亮是2008年我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研究对象,近10多年来,我相继出版《朱次琦研究》《简朝亮研究》《“九江学派”研究》《简...
关键词:简朝亮 朱次琦 博士学位 文化丛书 评传 儒家经典 “九江学派” 
曾钊、朱次琦学术活动、学术思想的差异性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6-20,90,共6页张纹华 
2019年广东省高校科研平台创新特色类资助项目“广东近代传统经学研究”(批准号:2019WTS CX072)的阶段性成果。
立足省城还是乡土,依托官办书院还是创立私人书院,著书还是讲学,编纂地方志还是乡志族谱,是曾钊、朱次琦学术活动差异性的主要方面。曾钊、朱次琦学术活动的差异性,潜藏着他们学术思想的差异性。宗尚汉学还是宋学,是否兼重修身与治学及...
关键词:曾钊 朱次琦 学术活动 学术思想 
康有为与理学之交涉重探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4期87-98,共12页范根生 
康有为家族具有浓厚的程朱理学传统,但他早年并未深受此影响,他早年感兴趣的是经说、史学、考据学等内容,并向往取得伟大的经世事功。进入朱次琦门下,康有为主要致力于考据学,即试图通过对经史之论的讲求来“明道“”救世”,但他很快发...
关键词:康有为 朱次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朱次琦与“九江学派”的历史价值探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1期169-170,172,共3页李露 
“九江学派”创始人朱次琦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批判精神、“经世致用”思想对其学生康有为、简朝亮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他建立的“九江学派”在学术上影响了整个岭南学派;而他的思想通过其弟子康有为、简朝亮以...
关键词:“九江学派” 朱次琦 康有为 简朝亮 经世致用 
论朱次琦对康有为思想之影响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20年第4期105-113,共9页李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九江学派与晚清思想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CZX029);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项目“岭南心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GZGX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次琦宗法程朱,学溯孔子,治经平章汉宋今古,无门户之见。康有为早年治学基础的建立源自朱氏,其对理学的体认也受到朱次琦的影响,《教学通义》即为一例。二人对待《春秋公羊》与《春秋左传》之态度有异有同,朱氏辨今古利弊,康有为则尊...
关键词:朱次琦 康有为 理学 经学 
汉宋之争的三重向度--以朱次琦汉宋学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09-116,共8页李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九江学派与晚清思想转型研究”(18CZX029)。
清初以来的汉宋之争是谱系之争、门户之争,也是治学方法和学术理念之争。相较过往学者的汉宋调和论说,朱次琦认同宋学的主体地位,不以汉学、宋学限制思想视域与为学规模,他运用经史之学的固有知识与理念,化解汉宋间的谱系与观念纷争,指...
关键词:汉宋之争 经世 义理 朱次琦 
常开风气之先康南海
《当代检察官》2020年第6期35-35,共1页黎江 章宇和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常素,又号更生,晚年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其弟子尊其为“南海先生”,世称“康南海”;早年受教于名儒朱次琦,后赴香港、上海等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联合在京举人发起“公车上书”,并提出变法图...
关键词:光绪二十一年 公车上书 朱次琦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祖诒 广东南海 康有为 
清代中期南北汉宋学之互动——以朱次琦与王筠学术交往为例被引量:1
《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90-97,M0005,共9页李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ZX029)。
朱次琦是晚清岭南大儒,其治学宗法程朱,兼采汉宋,不持门户之见。王筠是北方学者,以音韵、训诂学见长,有清代说文四大家之誉。朱次琦游宦山西期间,与王筠展开学术交往。王筠虽是汉学家,但在治学方法上平章汉学、宋学,朱次琦受其治学理念...
关键词:清代学术 汉宋学 朱次琦 王筠 
近代广东的书院与学风——以朱次琦早年从学经历为线索
《孔学堂》2020年第1期72-80,I0069-I0075,共16页李辰 Liu Huawen(Translated)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九江学派与晚清思想转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8CZX029)阶段性成果。
清初广东书院在学风上承续白沙心学和阳明心学余脉影响,康雍年间则转以程朱理学为正统,至阮元督粤,设立学海堂,将汉学学风引入广东,形成汉学强势、宋学转弱的新局面。朱次琦早年就读于广东四大书院中的羊城书院和越华书院,师承程朱学者...
关键词:清代学术 书院 汉宋学 朱次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