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宋之争

作品数:87被引量:1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达敏褚宏霞彭卫民漆永祥李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乾嘉学者的学术异趣与姚鼐兼容汉、史的取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22-27,共6页孟毅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关联数据的古代辞书知识组织与应用研究”(21BTQ094)。
清代乾嘉学者在义理、考据与辞章兼济相善的学术共识下,亦存在相异其趣的学术理论取向,比如戴震重考据轻义理,章学诚力倡以史学统摄,翁方纲主张以考据修正义理、介入辞章。鉴于乾嘉学风之偏颇,姚鼐提出并践行三端合一的治学路径,以考据...
关键词:乾嘉学风 汉宋之争 姚鼐 
宋学的三重意义
《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94-102,286,共10页景海峰 
“宋学”一词有多重含义,使用时需先厘清它是在何种意义上言说的,其语用背景和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何在。大致归纳,以下三种情况最为常见:一是从断代意义上说,举凡有宋一代的学术文化皆可以宋学称之;二是特指以道统观作为骨架的道学形态,...
关键词:宋学 宋明理学 汉唐经学 汉宋之争 方法论 
清代经学的“汉宋之争”——明清之际学术“返璞归真”的内在逻辑
《文史杂志》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付雨欣 
清代,相比于前代而言,其总体学风转向是偏于扎实。从学理上看,这是鉴于明季王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无根的弊端,在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学者带动之下学术发展的结果。清康熙以后,经学领域出现了“返璞归真”的转变,即由大谈性命天...
关键词:心学 汉学 宋学 攘夷 明宋暗汉 
天下同文:乾隆朝新译满汉合璧《五经》的学术史意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29-135,237,共8页吴洋 
乾隆朝新译满汉合璧《五经》所依据的汉文底本大致以宋代学者经注本为主,力求简明扼要。这与乾隆御纂汉文《五经》在其先祖以“宋学”为主的基础上转而回归“汉学”的取径颇异其趣,显示出乾隆针对满汉两个群体不同的学术导向。通过分析...
关键词:满汉合璧 五经 汉宋之争 同文之治 乾嘉考据学 
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对姚莹考求异域知识的影响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6期64-77,M0003,M0004,共16页李欣然 
清代学术较宋明之学更强调“闻见之知”的扩充,但扩充知识范围的倾向,又可能对原本思想重心的稳定形成冲击。这一矛盾同样体现在向异域新知开放的过程中。桐城派重要传人姚莹对清代学术的进展高度关注,因所著《康8纪行》又被认为是近代...
关键词:姚莹 《康8纪行》 汉宋之争 嘉道经世 鸦片战争 
《论语骈枝》:清中叶《论语》诠释路径的探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21,123,共12页冯晓斌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扬州学派《论语》诠释论研究”(项目编号:19ZXB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台拱所处的学术环境,是清中叶吴、皖两派向扬州学派发展过渡的阶段,也是地方学派在宋学背景下成长转型的时期。其《论语骈枝》针对前人注疏之谬讹,精选《论语》文本十六条,征引“三礼”文献,运用多种方法逐一分析论证,溯本求是。《论...
关键词:刘台拱 《论语骈枝》 扬州学派 汉宋之争 
王昶与姚鼐及桐城派关系考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5-142,共8页陈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21&ZD254)。
王昶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姚鼐相交五十余年,二人一直互相推重,彼此爱敬。然而,王昶晚年却因刊落姚鼐为其文集而作的《述庵文钞序》招致姚鼐的不满。推究王昶刊落序言之举,并非出自汉宋之争的立场选择,而是致力于融通汉、宋的...
关键词:王昶 姚鼐 桐城派 汉宋之争 
考证与阐释:江户时期《左传》研究的新视域——以龟井昭阳《左传绩考》为中心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86-87,共2页毛振华 
《左传》的日本传播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江户时期,《左传》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汉宋之争中滋养着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自平安时代以来,日本学者逐渐开始学习研究《左传》,江户时代推崇儒学,伴随着清代考据学著作...
关键词:《左传》研究 《左传》学 江户时代 汉宋之争 清代考据学 江户时期 平安时代 
江户时期日本《左传》研究的学术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54-154,共1页毛振华 
江户时期,《左传》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汉宋之争中滋养着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龟井昭阳对“周孔之教”推崇备至,其《左传赞考》把《左传》尊为孔门遗典,而对《公羊传》《毂梁传》《孟子》《荀子》却采取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
关键词:杜预注 义例 学术贡献 《公羊传》 《左传》 批判态度 汉宋之争 江户时期 
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中的在地化和制度因应被引量:2
《史林》2023年第4期6-12,共7页张仲民 
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后现代转向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理论检讨和反思”(项目批准号:22JJD770025)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是为诸多学者关注的大问题,桑兵教授及其团队在此领域深耕有年,出版或发表的著述颇多,八卷本“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可谓是该团队最近的代表作。从八册书的具体内容来看,各章分说...
关键词:近代学术 清代学术 汉宋之争 清学 学术取向 在地化 制度因应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