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抒情

作品数:46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锦洋解志熙张志忠刘建军张冬云更多>>
相关机构:包头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杜甫研究学刊》《南方文坛》《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中国地市报人》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郁达夫小说的主观抒情艺术特征浅析
《青年时代》2015年第20期25-25,共1页郑子晨 
郁达夫是我国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家和小说家,而且也是我国寥寥无几的主观抒情作家之一。郁达夫作品的文学意义一直影响现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 主观抒情 艺术特征 
稿边笔记
《美文(上半月)》2014年第11期1-1,共1页穆涛 
沈从文先生谈写小说,“要贴到人物去写”。汪曾祺先生给这句话做了注解,“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
关键词:笔记 环境描写 主观抒情 人物 作者 沈从文 汪曾祺 小说 
主观抒情 自我表现——郁达夫创作心理与创作风格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年第6期7-8,共2页石韶华 
因受特殊家庭背景和自身艺术追求目标的影响,郁达夫的创作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大胆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两个明显特征。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革命、对人生的态度诚恳地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并且对传统意识进行了解构,将一种完全...
关键词:创作心理 风格 自传性 主观抒情 自我表现 
论郁达夫小说的主观抒情艺术特征被引量: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4期36-37,共2页黄顺文 
郁达夫是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家,但是他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的抒情不同,是自我暴露的主观抒情,因此,他的小说被称为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其独特的抒情性体现在,一是塑造了一个"零余者"形象,作为主观抒情的主体;二...
关键词:抒情艺术 自叙传 零余者 抒情方式 抒情风格 自我暴露 生活事件 艺术价值 《沉沦》 浪漫主义作家 
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中)被引量: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1期82-111,共30页解志熙 
从苦闷的“自叙传”到抒情的“爱欲传奇”:沈从文二三+年代创作的“变”与“转” 与文学观念的变迁紧密相关的,乃是沈从文创作的“转”与“变”:从20年代追随郁达夫抒发苦闷的“自叙传”叙事,转变为30年代独自致力于象征性抒情的...
关键词:文学观念 沈从文 爱欲 “新青年” 叙事题材 主观抒情 行为 青年作家 
谢灵运山水诗之主观抒情色彩成因探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22-24,共3页蒋小雨 聂和平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
关键词:主观抒情色彩 性格 家族 时代 
主观抒情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10年第7期74-75,共2页杜锦洋 
雨中连绵的细雨中 一只伯劳定在电线杆上不动 牛踏入雨中水田 拖着一把犁.还有父亲 雨衣外的水雾
关键词: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主观抒情》 
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的文本阐释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0年第11期130-131,共2页蒋昌丽 张颖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北大荒文学’产生因源、特质及流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22056)
"知青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概念,对其内涵的界定,评论界莫衷一是。张抗抗的知青小说,直面知青那一代人复杂的灵魂世界,充满了理性思辨的意味;同时,强烈感情的介入,使小说充溢着主观抒情的色彩。理性思辨与主观抒情二者...
关键词:知青小说 创作风格 理性思辨 主观抒情 
主观抒情
《散文诗》2010年第Z2期74-75,共2页杜锦洋 
关键词:主观抒情 父亲 忘记 母亲 龙眼树 电线杆 萤火虫 水塘 雨淋 水田 
论谢晋电影的“文革”叙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9-65,共7页胡文谦 
第三代导演及其影片的"文革"叙事,以1979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77、1978年是控诉和批判"四人帮;"1979年以后,逐渐转向对"文革"以及"反右派"运动的反思。尤其是谢晋的《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影片,历史评判与道德评...
关键词:谢晋 “文革”叙事 历史评判 人本主义 主观抒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