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关系

作品数:1069被引量:187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培英石书臣项久雨何中华张再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长白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略论《管子》认识论的主客体思想被引量:2
《长白学刊》1994年第2期13-15,共3页栗冬生 
略论《管子》认识论的主客体思想栗冬生近年来,研究《管子》一书中的认识论思想的文章并不多,本文意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管子》的认识论思想。(一)《管子》作者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加以严格地区分。在《管子》的《心术上...
关键词:《管子》 认识论思想 主客体关系 认识的主体 心静气理 认识主体 认识过程 所以知 阴阳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 
试论社会存在的特殊性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长白学刊》1992年第3期13-17,共5页杜福洲 
自然界、社会都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但是,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发生错误的频率、规模较之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中所发生的错误要严重得多。在哲学史上,机械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最终“滑入”唯心主义,而社会历史领域,很长...
关键词:认识主体 社会客体 社会历史领域 社会主义道路 前进一步 哲学基本问题 主客体关系 社会认识 中所 目标指引 
儒家的直觉思维与现代文化被引量:1
《长白学刊》1992年第1期53-58,共6页刘建国 
人类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三种基本方式。一般说来,东方重直觉,西方重逻辑。在中国的认识史上,儒、释、道三家,三种思维方式皆兼而有之,更以直觉思维为重。直觉思维方式对炎黄子孙心理素质的积淀和提高,对中华民族认识能力的...
关键词:直觉思维 儒家思想 文化进步 认识史 心理素质 主客体关系 新儒家 先秦儒家 中国儒家 实践理性 
主体性评析
《长白学刊》1991年第6期8-10,共3页赵连君 
目前,在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关于主体性的本质有以下几种理解:(1)把主体性理解为与客观性相对立的性质——主观性;(2)把主体性理解为抽象的人所具有的不同于非人的精神特性——意识性;(3)把主体性理解为与人有关的一切特性——人之自我...
关键词:主体性 性理解 对象性活动 主客体关系 主体需要 价值取向 于非 感性活动 物质结构 费尔 
长白学刊1990年总目录
《长白学刊》1990年第6期76-80,共5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生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 理论教育 灌输教育 哲学教学 主客体关系 增加价值 理论联系实际 党校教育 
微观领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探讨——兼驳建构主义观点被引量:1
《长白学刊》1990年第3期17-21,共5页孙占国 王班超 
量子力学给本世纪哲学提出的最大课题是微观世界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由于量子属性的存在,仪器对微观客体的干扰已不可避免,并且这种干扰既不能忽略不计,又不能通过修正控制条件而得到补偿,对于微观客体来说,观测...
关键词:微观领域 主客体关系 建构主义观点 哥本哈根学派 观测对象 哥本哈根解释 认识主体 本征态 科学实在论 测不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