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

作品数:1638被引量:90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秦学志张卫国王冬年程志富郑振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债券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可转债与利率久期轮动在“固收+”策略中的运用
《债券》2024年第12期85-91,共7页罗漫 吴文倩 
可转债是“固收+”策略中一项重要的配置标的,其“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受到投资者青睐。本文分别运用量化模型和宏观因子模型构建了偏股型可转债策略、偏债型可转债策略和利率久期轮动策略,并通过回测证实,三类子策略的收益风险表现...
关键词:“固收+” 可转债 利率久期轮动 下行风险平价模型 
可转债信用风险剖析与转股化债可行性探讨
《债券》2024年第8期82-87,共6页明明 李天雄 余经纬 
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方式,我国可转债大部分以强赎转股的方式结束生命周期,较少违约,但对其违约风险不应忽视。引发可转债信用风险的原因包括正股退市、发行人破产重整、实质性回售以及偿付票息与到期赎回等。目前可转债还不存在...
关键词:可转债 信用风险 转股化债 
ESG在可转债投资中的价值实现被引量:1
《债券》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龚剑成 
随着ESG投资的推广与普及,其在产生积极社会效益的同时能否实现经济效益进而增加投资收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ESG因素纳入可转债投资常用的三种策略,进行数据实证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ESG投资能够对投资组合产生正面影响。借...
关键词:ESG投资 可转债投资 DCF模型 
浅谈证券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及投资价值被引量:2
《债券》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张洁 胡宇辰 
近年来,由于非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频发,机构投资者在信用策略上从传统的“信用主体下沉”逐渐转向“信用品种/条款下沉”,而金融次级债便是这一趋势下的重要选择。与非金融机构相比,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更为严格,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这也...
关键词:证券公司 商业模式 信用 次级债 转债 
基于Canonical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法的可转债定价
《债券》2023年第12期91-97,共7页殷炼乾 皮蓉 
区别于传统的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方法,本文利用标的资产收益率生成Canonical风险中性概率计算累计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抽样,以此生成标的资产价格的蒙特卡罗路径。同时,运用平赌过程适配法对蒙特卡罗模拟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并降...
关键词:可转债定价 最小二乘蒙特卡罗 Canonical风险中性概率 平赌过程适配法 
基于可转债定价模型的择券策略与量化研究
《债券》2023年第11期79-84,共6页王静斐 章耀 
可转债是构建固收+策略重要的投资品种,对可转债进行合理定价并挖掘投资价值是投资者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探索对可转债采用量化模型中的B-S公式法、LSM法进行研究,并构造了结合定价因子、溢价率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复合因子用于模型,以此...
关键词:可转债定价 B-S模型 LSM模型 复合因子 
可转债投资组合构建思路讨论——基于转股溢价率、价格及行业分类
《债券》2023年第11期92-96,共5页张乾铄 刘竞 
本文主要研究了转股溢价率、价格、行业分类对我国可转债风险收益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溢价率水平越低、股性越强的转债,越容易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值的绝对收益;但偏债属性的转债对组合波动率控制效果更佳,且高景气行业的该类转债更易获...
关键词:可转债 因子相关性测试 投资组合 
常见转债因子有效性检验与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选择
《债券》2023年第9期84-88,共5页明明 李天雄 余经纬 
随着转债市场个券数目不断增多,基于行业研究精选个券的难度逐渐上升,量化策略逐渐成为转债择券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首先检验了10个转债类因子与13个正股类因子的有效性,长期有效的转债类因子是转债双低因子和转债隐含波动率因子,长期...
关键词:转债类因子 正股类因子 市场环境 投资策略 
浅析可转债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债券》2022年第11期78-80,共3页张政 
2022年,可转债新规发布。本文结合市场数据,对可转债新规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和市场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已经实施、可转债发行逐渐成熟、市场过度投机炒作现象日趋显现的背景下,对投资者适当性、价格...
关键词:可转债 交易细则 适当性要求 市场监管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名义价格幻觉
《债券》2022年第7期51-59,共9页江东立 施一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18QN03)。
本文研究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名义价格幻觉现象,即低估值的转债上涨幅度高于高估值的转债上涨幅度。研究发现,股性越大的可转债,在较短的投资持有期内其名义价格幻觉现象越显著。更进一步,本文基于可转债的名义价格幻觉现象讨论了投资策略。
关键词:可转债 名义价格幻觉 Fama-MacBeth 回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