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述

作品数:345被引量:43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阮忠朱露川汪高鑫李传印向燕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人之絮语:清代闺秀诗文集序跋整体观照
《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邢小萱 
有清一代,闺秀作家创作体量及作品出版数量的增长,缀于闺秀诗文集前后的序跋数量也随之增加。基于闺秀作家的独特身份及闺秀文学的特殊定位,清代闺秀诗文集序跋形成了自己的获取机制、作者圈层及书写程式。于序跋获取机制上,因闺阁女子...
关键词:清代闺秀作家 序跋 获取机制 女性交谊 撰述程式 
徐凌霄:“撰述界三杰”之一
《世纪》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周利成 
他出身名门,原籍江苏,长于山东,定居北京,京师大学堂土木工程系高材生,却改行做了报社记者;他在民国初期即为上海《时报》撰写“北京特约通信”,是我国早期的新闻记者,与黄远生、邵飘萍并称“撰述界三杰”;他曾为《大公报》《益世报》...
关键词:《中央日报》 京师大学堂 《申报》 黄远生 《大公报》 民国初期 土木工程系 邵飘萍 
个体书写建构历史记忆:宋代出使行记的撰述动因及书写特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4-159,共6页刘师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行记的文体形态及其文化意蕴”(22FZWB027)。
宋代出使行记在继承汉唐遗风的基础上,亦开创了出使行记写作的新思路。其撰述既有着出于进献朝廷的政治需求,同时又体现着使臣自身不同的主观撰述意愿。在华夷空间南北两分之世,使臣对各地的观察具有统一性,文本中直观地表现了当时宋与...
关键词:宋代出使行记 异域叙事 个体书写 历史记忆 
史诗·抒情·香港文学史--后“九七”香港文学史撰述述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2期194-210,共17页陈庆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批准号:19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学者撰写文学史热情攀升,不仅集体完成12卷本《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个人撰述也纷纷出版。香港学者的香港文学史撰述,无疑与海外华人学者倾力讨论的现代抒情传统相关,是“抒情论”主导下的学术生产,意在以被压...
关键词:香港文学史 史诗 抒情 
20世纪中国“古史”历史叙事的深度解剖——评王兴《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学术评论》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程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ZD242)。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人类文明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兴起的话题。在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叙事中,关于“古史”的记载极为丰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剧变与西学的引入,中国历史学者对“古史”展开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这是20世...
关键词: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撰述 历史叙事 历史学者 社会剧变 古史 学术话题 人类文明 
吕振羽民族史撰述的修订与完善——以《简明中国通史》为中心的考察
《民族研究》2024年第5期115-131,M0006,共18页谢辉元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地域性聚集现象研究”(21CZS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中有关民族史的撰述内容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反映了他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史叙事体系的历程。有关修订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的趋势:指导思想上马列主义原则的愈益深化;民族起源与构成叙事上多元论的凸显;民族...
关键词:吕振羽 民族史 《简明中国通史》 修订 
《隋书·经籍志》对汉唐间杂史撰述的学术总结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郭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史撰修及其叙事特征研究”(项目号:20BZS0005)阶段性成果。
《隋书·经籍志》史部设立杂史二级类目,著录史家率尔而作,体制不经,内容芜杂的历史撰述71部,对汉唐间的杂史进行学术总结。此后,杂史成为古代文献书目常设类目。唐初史臣撰写《隋书·经籍志》时,清楚认识到杂史多为史家私人撰述,属辞...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 杂史 汉唐史学 汉唐学术 文史关系 
身份、职志与撰述:程钜夫宦闽行实与诗歌批评论略
《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5-22,共8页邱光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学视域下元代闽地士人与诗学活动研究”(18YJC751037)。
程钜夫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期间的情志与作为,鲜明地体现出经国济世的文化心态及宪司官员的身份意识和政治伦理品格,其诗学活动也与此互为映照。就诗歌批评而言,其话语重心是对“士大夫之诗”的批评论说,聚焦于诗人的身份及其文化政...
关键词:程钜夫 身份 职志 诗歌批评 
新中国的考古学发展与远古史撰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05-117,共13页王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ZD242)的阶段性成果。
考古发掘材料和研究成果,为建构中国远古史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国家各方面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中国考古学得以全面发展。考古学者在不断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内涵时,历史学者也表达出他们对考古材料价值、考古学作...
关键词:新中国考古学 中国远古史 原始社会 考古学文化 
兼祧二宗,探赜钩玄——评《洪武到成化:明代前期官窑瓷器》
《出版广角》2024年第S01期131-134,共4页赵楠 
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学院派立足于学术的爬梳考索,收藏家则基于目验的鉴识分析,两种研究路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刘申宁先生所著的《洪武到成化:明代前期官窑瓷器》一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佐以传统目验之学,兼取科技考古、标本取样以及...
关键词:古瓷鉴藏 瓷学研究 瓷史撰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