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

作品数:28030被引量:16088H指数:5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齐树洁范愉廖永安晏英刘玉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张兆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调解纠纷须合法 法律红线莫触碰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5年第9期55-56,共2页张兆利 王晓芹 
类型一 民事合同类纠纷。村民王某与所在村委会签订了一份林地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方对承包范围内的速生杨进行管理、销售,但不得滥伐超伐。第二年,部分村民向村委会举报王某掠夺性采伐林木,要求严肃处理。村委会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关键词:承包合同 速生杨 林地承包 终止合同 民事合同 少数服从多数 采伐林木 承包范围 处理决定 仲裁机关 
外出务工切记签个放心合同
《致富天地》2014年第4期24-25,共2页张兆利 陶玉荣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来说签一份合法、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一:合同要件要齐全 农民李某到某建筑公司打工,当时双方口头约定,公司除了包吃住外,每月付给李某工资2600元。但到了年终,...
关键词:劳动合同 合法权益 建筑公司 关键词 工资 农民 调解 
外出务工莫忘签个放心合同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张兆利 
案例农民李某到某建筑公司打工,当时双厅口头约定,公司除了包吃住外,每月付给李某工资2600元。但到了年终,李某拿到的月工资是1500元。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了按每月2000元兑付工资的调解协议。
关键词:合同 建筑公司 工资 调解 农民 
调解矛盾纠纷“五六七”工作法
《人民调解》2012年第12期33-34,共2页高佃贵 张兆利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柔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一种“向前看”的制度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实现利益“双赢”。笔者认为,要把人民调解这种“柔”的特点张扬开来,实现最佳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人民调解员应在掌握...
关键词:人民调解员 矛盾纠纷 纠纷解决方式 意思自治 “双赢”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当事人 
巧用习俗化纷争
《人民调解》2012年第8期39-40,共2页高佃贵 张兆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有关组织调解案件时,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参考行业惯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和当地善良风俗等行为规范,引导当事人...
关键词:习俗化 巧用 纠纷解决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 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 强制性规定 人民调解员 
制作调解笔录应注意的要点
《人民调解》2012年第5期41-41,共1页高佃贵 张兆利 
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26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询问纠纷的事实和情节,了解双方的要求及其理由,根据需要向有关方面调查核实,做好调解前的准备。”而调查收集核实有关证据材料离...
关键词:调解纠纷 询问笔录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制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组织 第26条 证据材料 
人民调解员调查取证“六戒”
《人民调解》2010年第5期32-32,共1页王洪贞 张兆利 
调查取证是人民调解员调处民间纠纷的重要一环.调解纠纷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取得真实可靠的证据.不仅要求调解人员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和策略.还要具有耐心细致和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具体说来.调查取证应做到“六戒”。
关键词:人民调解员 调查取证 工作作风 积极主动 调解人员 调解纠纷 民间纠纷 证据 
如何找准调解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人民调解》2010年第4期38-38,共1页王洪贞 张兆利 
人民调解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老百姓之间的一些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以调解方式解决.可以使当事人双方不伤和气.化干戈为玉帛,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有多种方法.但笔者认为.善于找准最佳切...
关键词: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 矛盾纠纷 文化传统 调解方式 社会效果 调解组织 老百姓 
“四步”调解法巧化婚姻纠纷被引量:1
《人民调解》2009年第10期30-31,共2页高佃贵 张兆利 
婚姻纠纷看似简单,实际上“拽拽耳朵腮动弹”,它往往牵扯到多种法律规定和复杂的家庭伦理关系,要真正解决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调解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调解婚娴纠纷心态要平和,忌急躁,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一“案”一策,辨证施...
关键词:婚姻纠纷 解法 家庭伦理关系 法律规定 综合运用 辨证施治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心理效应在调解中的运用被引量:2
《人民调解》2008年第9期37-38,共2页张兆利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当事人的任何活动都与自身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调解活动的效果同调解当事人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若干心理规律、心理效应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人民调解员在实践中要正确认识、掌握并...
关键词:人民调解员 心理效应 心理规律 心理现象 社会生活 心理活动 相互作用 当事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