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基础

作品数:112被引量:1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立唐代兴伍光和白暴力易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哲学意蕴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付臻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生活世界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HB23MK011)。
“获得感”具有统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双重特性,需要依托外在衡量和内在评判的双向标准来把握,基于哲学角度理解和探究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在意蕴极富意义。从自身的基本需求满足到他者间交互性社会承认,从外在的物质保障到内在的精...
关键词:获得感 自然基础 社会交往 情感活动 价值实现 
人性的自然基础:朱子对程颐“性即理”命题的阐释及其哲学意蕴
《思想与文化》2023年第1期225-237,共13页江求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理学的佛教批判及其现代意义研究”(17XZX012)。
“性即理”这一命题是程朱理学的标识所在。由于佛教批评儒学不能“穷理尽性”,理学家们便自觉地将对“性与天道”的探讨作为学术工作的核心,从而兴起了“性命之学”的学术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程颐提出了“性即理”这一命题,朱子又...
关键词:程颐 朱子 性即理 天道 人性 自然 生意 
从“游群”到“城市”:“聚落考古”的自然基础
《南方文物》2022年第5期248-256,共9页崔天兴 
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06)、“晋南豫西地区史前社会控制和早期文明形成研究”(22BKG001)的阶段性成果。
聚落作为常见的人类集群形式,为人们多样的反复的行为提供了场所,也是目前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人群栖居形态经历了从居无定所到形成定居聚落、城市的历程,并形成了游群、村落、城邦等不同人群的集群模式。长期以来,认识...
关键词:聚落形态 游群 城市 空间—社会关系 自然基础 
教育的自然基础:以《妈妈是超人》中的亲子会话为例
《教育进展》2022年第7期2615-2621,共7页徐嘉敏 
《妈妈是超人》是一档观察类的亲子真人秀综艺节目,已有研究从新闻传播学、叙事学、营销学以及社会学方面对其进行讨论,鲜有学者从教育学对节目中的会话内容进行分析。本文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相结合的方...
关键词:妈妈是超人 亲子会话 自然主义教育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与实现路径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21年第3期861-873,共13页钟林生 曾瑜皙 虞虎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1);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20302);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5)。
研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有助于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阐述游憩功能的理论基础,分析游憩功能的定义与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并提出实现路径。...
关键词:游憩功能 自然基础 实现路径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绿色生态:美好生活的自然基础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6期116-121,共6页王宝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中国积累社会结构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创新研究”(17AJL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20171140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不断奋斗的目标.人时时刻刻都处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美好生活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自然支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是千百年以来学者与实践工作者持之不懈探究的话题.当前,人们已经...
关键词:美好生活 自然基础 绿色生态 自然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生态危机 工作者 
三江源生态安全的战略思考被引量:1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3期83-86,共4页高静宇 
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与国家经济安全及社会安全的自然基础和支撑。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是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关键。占青海省国土面积54.6%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源”,是我国关键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启动区,也是我国不...
关键词:生态安全 三江源 国家经济安全 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基础 社会安全 安全战略 国土面积 
共同生活得以可能的自然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132-134,共3页张国旺 
鲁滨逊与现代个体的困境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李猛《自然社会》的开篇竟是对鲁滨逊这一文学形象的分析。该书导论部分没有去解释全书的写作意图和篇章结构,而是着力分析了《鲁滨逊漂流记》,进而刻画了一个以海洋和孤岛为意象的独特的...
关键词:鲁滨逊 写作意图 篇章结构 《鲁滨逊漂流记》 文学形象 自然法理论 现代个体 兴趣 
人类利他行为的自然基础
《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297-299,共3页易小明 黄立 
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道德上的利他虽是人类的社会性表现,但同时也具有自然性的根源。生物学家大体上都认为,自然界中的利他主义是由自然选择造成的。人类的进化自然受到了自然选择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融入到人类的行为乃至文化...
关键词:自然选择 利他主义 自然主义 利他行为 人类社会文化 自然性 自利 社会性 
庐山烟云及其绘画研究
《美术观察》2016年第11期105-110,共6页翁志丹 
艺术理论来源于艺术实践。与艺术实践有积极的互动作用。不论古代还是现代,这种互动作用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期刊发翁志丹《庐山烟云及其绘画研究》,文章以庐山图的创作为例,探究山水画创作与师法烟云的内在关系。作者指出...
关键词:绘画研究 庐山 山水画创作 艺术实践 互动作用 艺术理论 艺术发展 自然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