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地

作品数:17被引量:18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捷程绍文韩国圣梁玥琳李秋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世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环境导报》《旅游学刊》《中国生态旅游》《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正义对安徽黄山区自然旅游地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动态影响
《地理学报》2025年第1期217-235,共19页卜诗洁 王群 杨兴柱 苏云清 吕嘉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39)。
生态正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自然旅游地生态保护与生计发展相协调的有效路径。本文构建了生态正义对自然旅游地农户生计恢复力影响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以安徽黄山区为例,运用TVP-VAR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从生...
关键词:生态正义 生计恢复力 动态影响 自然旅游地 黄山区 
审美影响自然旅游地亲环境行为研究
《特区经济》2024年第10期118-121,共4页姜辽 余昊坤 欧阳红 
喀什大学“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项研究项目((2023)1848);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XJEDU2022P081);新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BGL074);喀什大学“一带一路”翻译中心专项研究项目(24BRTSB00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的掠夺。自然旅游地的商品化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为有效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危机,促进自然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从美学角度探寻游客亲环境行为,并以广东省南澳岛作为自然旅...
关键词:亲环境行为 自然旅游地 旅游审美 
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中国生态旅游》2024年第2期359-374,共16页许婧 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39)
游客生态情感推动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有利于自然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的演绎路径,引入旅游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内外...
关键词:游客生态情感 环境责任行为 环境认知 旅游动机 自然旅游地 
基于多源数据的自然旅游地旅行者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
《林业与生态科学》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和家欢 周诗雅 李娟 聂蓓捷 伏学习 杨会娟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3GL03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SH060);2022-2023年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项目(s202310086011)。
为真实反映旅行者行为,优化自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以“两步路”中的旅行者活动标记点作为数据源,根据标记点集中程度界定的自然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时空分析工具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总结旅行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自然...
关键词:多源数据 自然旅游地 时空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 
自然旅游地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对游客积极情绪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研究被引量:20
《旅游学刊》2022年第7期80-94,共15页王璟 张春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旅游流周期协同的交通传导机制——以丝路旅游国内段“陕-甘-新”三省为例”(4200116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扩大内需战略下游客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的特征、机制及促进对策研究”(21YJCZH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游客体验价值对文化遗产旅游地品牌形象的影响机制研究”(GK202103149)共同资助。
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
关键词:感知环境美学质量 自然联结性 恢复性知觉 积极情绪 自然旅游地 
自然旅游地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5-69,共5页陈阁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多维结构及其动力机制匹配”,项目编号:41801213。
构建综合模型分析自然旅游地不同类型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并以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收集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具有差异性。行为态度、自我效能、地方认同是游客环...
关键词:游客亲环境行为 行为态度 自我效能 地方认同 旅游地支持 
自然旅游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维度构成:测量量表开发的视角被引量: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6期580-586,共7页王立明 黄杰 李啸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YJ038).
立足于跟踪国内外对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理论研究,以新疆喀纳斯这一典型的自然旅游地为研究靶区,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网络文本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提炼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测量指标,开发旅游者恢复性感知的测量量表,进而利用探索性...
关键词:自然旅游地 恢复性环境感知 量表开发 注意恢复理论 
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被引量:30
《自然资源学报》2018年第9期1642-1656,共15页洪学婷 张宏梅 张业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161)~~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体验对环境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较为缺乏。论文以自然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地,通过纵向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批次旅游者游前、游后以及3个月后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研究发现:1)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
关键词:旅游体验 环境态度 环境责任行为 自然旅游地 黄山 
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行为内生驱动机制实证研究——以张家界景区和西溪湿地为例被引量:31
《经济地理》2016年第12期204-210,共7页张环宙 李秋成 吴茂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H044);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YTgs20151401)
基于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规范激活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生态行为的驱动模型。针对湖南张家界、浙江西溪湿地两个景区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所感知的"道德...
关键词:自然旅游地 旅游者生态行为 道德义务 人际信任 张家界 西溪湿地 
都市旅游地与自然旅游地调查方法比较——以北京和九寨沟为例
《绿色科技》2014年第9期280-282,共3页高青 徐龙梅 
比较了都市旅游地和自然旅游地在实际调查中适用方法的不同,认为都市旅游地更为适合问卷调查法,而自然旅游地采用深度访谈法更加可行。在整理调查实践遇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和访谈,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知识水平的差异、淡旺...
关键词:都市旅游地 自然旅游地 调查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