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作品数:148被引量:15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贾熟村徐进胡家聪林怡周方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子竹简与三万之众
《孙子研究》2024年第S01期94-96,共3页陈相灵 
尉缭子论孙子,他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尉缭子·制谈》)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九合诸侯,平戎于周,促进...
关键词: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 民族融合 尉缭子 战国初期 九合诸侯 七十六 吴起 
失蜡法 秘技与荣光
《中华遗产》2022年第12期100-113,共14页贾欣 
我有我鼎,楚风飞扬《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楚国假借“尊王攘夷”的名义,北上中原去试探周天子的实力。意气风发的楚庄王不仅在周郊阅兵,还将矛头直指周王室的传国重器——九鼎。
关键词:周天子 楚庄王 周王室 尊王攘夷 失蜡法 左传 问鼎中原 楚国 
权力转移、体系演化与春秋时期的霸权更迭被引量:3
《当代亚太》2022年第4期99-133,167-168,共37页漆海霞 孙兆瑞 
权力转移会伴随大规模战争吗?如果回顾中国古代经验,春秋时期霸主国的更替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从体系演化和规范变迁的角度加以解释,并提出以下假设——权力转移过程中是否爆发大规模战争,除了受到崛起国与霸主国力量对比的影...
关键词:权力转移 春秋争霸 演化 尊王攘夷 
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齊酄之戎”地望考
《简帛研究》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劉光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的價值挖掘與傳承傳播”(20&ZD309)階段性成果。
《鄭文公問太伯》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中鄭史三篇之一,涉及鄭桓公、武公、莊公三世的史事。其中所記述的鄭莊公東伐齊酄之戎之事,史書闕載。簡文“齊酄之戎”當讀爲“濟酄之戎”,與《左傳》等文獻中的“北戎”無涉,而是濟水之...
关键词:鄭莊公 濟酄之戎 北戎 濟水之戎 尊王攘夷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216-216,共1页韦春喜 吴博群 
史论体咏史诗是古代咏史诗中的重要类型,与一般咏史诗相比,重在评论、反思历史,宋代创作颇为繁盛。以《春秋》为法弘扬《春秋》大义已成为宋代思想界的主流文化意识与历史文本书写原则。在此情况下,作为史学文本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史论...
关键词:咏史诗 史论体 《春秋》学 《春秋》大义 尊王攘夷 学术精神 主流文化 民族主义 
“莫非王臣”与“能夏则大”——家国、天下的政治与文化内核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13-22,共10页张宏斌 
早期中国的真实形貌,从考古新材料和经典文本中可以得到有效验证。大量不同时段的文化遗址所展示的是华夏逐渐趋于一体的社会进程,而典籍文本的雅驯之言所表明的则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历史现实。从家国到天下一以贯之的逻辑,即是文化...
关键词:家国 天下 夷夏之辨 尊王攘夷 
幕末日本国际秩序观的纵向性构造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7-63,共7页安善花 王紫晨 朱冠群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日本右翼研究”(18JZD028);大连大学教改课题“‘三位一境’模式下《世界现代史》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幕末日本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从“海外雄飞”到“尊王攘夷”的时代变迁,并从一开始就暴露出明显的扩张性。而幕末思想家冲破夷狄观念的开国主张也是企图通过侵略邻国来摆脱国内危机,其危机意识遂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略相结合。幕末日本思...
关键词:国际秩序观 “海外雄飞” “尊王攘夷” 
孙复“尊王攘夷”政治伦理思想探微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79-86,共8页张磊 陈力祥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3)。
孙复在其氏著《春秋尊王发微》一书中提出了“尊王”的政治伦理思想,“尊王”具有两层含义,即“尊君”与“责君”。“尊君”是儒家名分观念的体现,适应了彼时建立大一统王朝秩序的需要,是实现君主权威的外部保障;而“责君”则赋予了君...
关键词: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 尊王 攘夷 政治伦理 
文化视域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动因被引量:2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4-18,共5页白银银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地理空间视域下密州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ZD201906470。
熙宁七年(1076),苏轼罢杭判知密。在密州任上,苏轼创作了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学术界认为是其豪放词的发端之作。对于该词为什么出现于苏轼知密时期,学界有很多研究,说法不一。笔者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认为“宋学经世致用思想...
关键词:苏轼 宋学 尊王攘夷 崇武尚兵 
论胡安国的《春秋》学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曾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120200386)。
胡安国所撰《春秋传》,上承程颐,下启元明清三朝的春秋学研究,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定本。宋人研究《春秋》,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内忧以及辽、金相继勃兴的外患,着力发挥了《春秋》中尊王攘夷的精神,这也构成了胡安国《春秋传》的基...
关键词:《春秋》 胡安国 程颐 朱熹 尊王攘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